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侵权过错的概念

【作者简介】
蔡颖雯,鲁东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焦美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572.
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0
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0.
罗结珍.法国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58.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97.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4
张民安.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吴汉东.私法研究:第3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安德烈•蒂克.过错在现代侵权行为法中的地位.法学译丛,1991(4):26.
张民安.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吴汉东.私法研究:第3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61.
孔祥俊,杨丽.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政法论坛,1993(2):34.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5-76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75
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03.
对于承担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过错不是其构成要件,讨论侵权责任能力的有无并无意义。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不可能成为承担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的行为主体。
《阿尔及利亚民法典》第125条规定了“辨别能力”;《大清民律草案》及《民国民律草案》规定了“识别能力”,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7条也规定为“识别能力”。
陈卫佐.德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08.
田土诚.论民事责任能力.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43.
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66-67.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