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社区社会工作与犯罪预防探析

  

  一是坚持个案入手,服务为先。个案服务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形式。在社团的指导下,社工着重加强个案服务的水平、提升个案服务的效果。通过一对一的开导、帮教,在全面接触对象的基础上,确定一批重点对象,以此为抓手,开展个案工作。通过努力,社工的工作得到了对象、对象家属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初步形成了良性工作机制。如,阳光社团在个案工作中,创立了“三色工作法”,将有“轻微罪错”、“严重不良行为”、有“不良行为”和12个月以上持续失学、失业或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社区青少年,分为红、蓝、绿三类,分类施教,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帮助,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犯罪高危人群建立自信、促进自立、远离犯罪是体系建设的目标。社工在帮助对象改变行为偏差的同时,还注重从就业、就学等方面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环境,使其逐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自强社团建立了“中途宿舍”,为刚从监所回归社会暂时有困难的戒毒对象提供一个心灵上的中转站,在心理层面实现从特殊人到普通人的转变。浦东新区阳光社工站依托联洋社区建立以社区青少年为服务对象,集容留、疏导、排解等过渡性服务于一体的“中途宿舍”,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实现沟通无隙,激励自主。社工运用“平等相待”、“助人自助”的理念,伸出协助和鼓励的援手,让工作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自卑心理,掌握生活和工作技能,帮助他们融入正常社会生活,不仅带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而且加强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密切了党群关系,有效阻断了重新违法犯罪之路。在个案工作的基础上,社工在实践中又探索运用小组、社区工作法等灵活多样的专业工作方法,融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获取对象的信任,实现帮助、服务对象的工作目的。如,针对女性特点,自强社团创办了“女子戒毒沙龙”,运用专业小组工作法,开展戒毒工作,实现了首批8名女性服务对象一年半未复吸。徐汇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主导成立“播爱回归中心”,采用社会化运作模式,通过向社会募集帮困扶助基金,为该区刑释解教(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必要的就业和生活指导,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经过5年的探索,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初显成效。通过广大社工深入的工作,摸清了全市吸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闲散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的情况,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档案,夯实了重点人群的基础工作,有效改变了以往信息不全等原因造成的管理缺位现象。依靠公安、司法、监狱、劳动社会保障、教育等政府部门在就业、就学、户口、低保等方面提供的支撑和帮助,三个社团所属社工开展个案服务超过31.6万人次,其中成功推荐就业、帮助申请低保、参加技能培训的达近4万人次,开展吸(戒)毒人员尿检5万多人次,实现了让服务对象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目的。社工务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包括工作对象及其家属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绝大多数服务对象都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帮助,有了找到“家”的感觉。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