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刑法目的视阈下的刑法解释

  

  1.我国学者关于刑法目的的主要观点


  

  观点一:刑法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10}观点二:刑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11}观点三: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12}观点四:刑法的直接目的是预防犯罪,最终目的是维护现存社会的生存条件。{13}观点五:刑法的目的是确认国家刑罚权、限制国家刑罚权、对权利进行保护三个方面。{14}


  

  2.笔者的立场


  

  以上分歧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寻了刑法的目的,在各自界定的范畴中均有一定的道理。要理清这些分歧,探寻刑法的目的是什么,既取决于如何理解刑法典的规定、如何认识刑法的基本理论,也取决于对刑法之外的法的目的、法的价值的认识程度。要阐明刑法目的,应当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第一,从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出发探寻刑法的目的。从我国《刑法》第1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制定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其中的保护人民,根据刑法13条的规定,应指保护人民的利益即法益,惩罚犯罪本身并不是刑法的目的,而是保护法益的手段。可见,《刑法》第1条肯定了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刑法》第2条关于刑法任务的规定,{15}但是,由于各种犯罪都是侵犯法益的行为,运用刑罚与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正是为了抑止犯罪行为,从而保护法益。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之所以要预防犯罪,是因为犯罪侵犯了法益,预防犯罪是为了保护法益,这正是刑法的目的。由此可知,《刑法》第2条既是关于刑法任务的规定,同时也是关于刑法目的的规定。因此,从刑法文本规定可以概括出结论:刑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法益。


  

  第二,从刑法的基本价值出发探寻刑法的目的。犯罪是对社会秩序最严重的侵犯,刑法则是解决犯罪问题最基本的手段,保护社会的基本利益是刑法的根本目的。现代刑法既要防卫社会,又要保障自由,刑法既要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也要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这就要求刑法既要注重保护法益,也要保障社会成员的自由,只有两个方向的作用都得到发挥,才能在社会防卫与自由保障之间维持合理的平衡。因此,在实现刑法法益保护的目的时,应综合考虑法益的两个层面:既考虑保护法益免受个人侵害,又同时考虑行为人的自由保障。一部正义的刑法,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最合理的平衡点。


  

  综上,刑法的目的即国家制定刑法想要追求的结果。{16}刑法的正义性,不仅体现在对侵犯法益的行为给予合理的制裁,而且体现在对公民自由给予应有的保障。但从根本上讲,刑法的目的即是国家制定刑法想要追求的结果,刑法的目的是法益保护。


  

  (二)探寻刑法目的的一般方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