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WTO关于环境标志的具体内容及对我国的影响
(一)WTO关于环境标志的具体内容
由于国际环保协议与各国的环保法规均可能影响贸易的流通,WTO的成员希望在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及透明化的原则下,避免不必要的贸易障碍,同时达到保护环境与生态的目的。在永续发展的目标下,达成世界资源最适当运用,寻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道路。1993年12月15日乌垃圭回合谈判委员会作出了一项《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在此决定中制定了一项工作计划,要求弄清贸易与环境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持续发展。在1994年4月15日举行的马垃哈什部长会议上,又决定在WTO内建立专门机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ommittee on Trade and Environment,CTE),并明确了委员会的授权范围以及首先需要探讨和解决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其中(b)与产品有关并以环境为目的的要求,包括标准和技术规则、包装、标签及在循环之间的关系。设计良好的环保标志产品能有效的达成环境保护目的,可以鼓励绿色产品的开发,CTE注意到在二十一世纪议程中第四章中鼓励使用环保标志,以协助消费者在消费时作出环保的消费决定,但CTE亦关切环保标志所造成的贸易影响。世贸组织(WTO)关于环境标志议题的探讨,正是协调贸易与环境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环境标志是环境政策适应市场的一个有利工具,非常符合市场经济的条件。它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强行实施,而是基于信息和诱导;并依赖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环境所承担的义务。因此它适应市场竞争,使产品从环境方面来看可以一目了然地表现出它在环境质量上的差异,并从中可以找到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更好的解决方式。由此可见,环境标志制度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制度,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二)WTO环境标志议题对中国的影响
1、WTO环境标志议题对中国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影响。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的基本目的是引导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更多地考虑获得环保标志的产品,从而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标志的使用影响改变消费者的市场消费行为,也可促使制造商产生出更多的有益于环境的产品。环境成本的内在化,要求实施合理的环境标准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将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的开支,反映在企业营运的成本与产品价格上,既可以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又可以避免隐藏环境成本与生态倾销问题的争议。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