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生态保护之环境成本分析
The Analyze of the Environment Costs about Western Region:Inter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s for the Positive Rol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李希昆;黄佳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为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巨大的环境代价。西部大开发政策无疑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是面对着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机械的走东部发展的老路显然是行不通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实质上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本文在分析环境成本的基础上,提出应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当中,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以促进西部生态的保护。
【关键词】西部开发;生态保护;环境成本
【全文】
一、东部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代价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有三十个年头,这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其经济得到了了迅猛发展。特别是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区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江三角洲的乡、镇、村以及村以下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统一类型总数的40%,大部分的县一级县级市的乡镇工业产值已超过整个工业的1/2,苏南和上海郊县等地则占2/3。在多数县(市)农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已占90%以上。”[1]可见,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在肯定东部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我们看到的是气候的变化、能源的衰竭、饮用水质量的下降等等由于经济发展对于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原因在于这种以工业发展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小规模分散发展的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早期曾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类似,也是以牺牲宝贵的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靠着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走粗犷型的发展道路,被外国媒体称为:“世界工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引起的消费方式转变,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这一地区显得尤为突出。水和大气质量的下降、工业废物、噪音等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在今天,长江三角洲的平原地区已经几乎找不到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地表径流,长江沿岸的污染更是让人痛心。为了治理环境,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效果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