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础设施薄弱
近几年,随着在校师生员工的人数迅速上升,学校的用水量猛增。可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改造却跟不上学校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如下:
(1)校园给水排水管网布局非常不合理且较为陈旧,大多为承插铸铁给水管,管网漏损率高达11. 4 %。
(2)教学楼和宿舍楼很多采用高位自动冲洗水箱和螺旋上升式水龙头,水资源跑、冒、滴、漏及浪费现象严重。
(3) 旧式学生宿舍采用公共卫生间,无计量装置,难以有效控制用水量。
3.重复用水率低
有的高校只有某些校区或楼层用水采用自循环重复使用, 其余所有用水均一次使用后排放, 污水排放量达到2 074 m3/ d。冲厕、绿化、浇洒路面、洗车等全部使用自来水,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节水意识,仅宿舍用水一项浪费就非常惊人.
二、智能用水管理系统的运行及其意义
(一)智能用水管理系统的运行
一种新型的IC 卡( 射频卡) 首先在云南师范大学的沐浴室和开水房正式启用, 它是云南高校第一家使用射频卡的用户, 并一次性运行成功。该系统投资18.50 万元, 首期工程配备了1 处沐浴室和6 处开水房, 安装设备近207 套。从此, 近1 万多师生员工开始使用射频卡洗澡和打水, 控制器根据实际用水量自动完成计费结算。这是用水控制和计费方式的重大变革。
智能用水控制系统的启用, 标志着为学校服役了数十年的洗澡票和水票的历史使命的完成, 射频卡以其崭新优越的性能和旺盛的活力正式踏入大学校园。IC 卡智能用水控制产品, 被称为红外感应式水控制产品的节水改革。它以射频卡为媒体, 运用了微电脑自动控制、射频、计算机、网络、现代图形显示等高科技技术和手段, 创造性地采用电磁互感方式实现了卡与控制器之间的非接触感应
(二)采用该系统的意义
过去,师生凭票洗澡时没有用水量的限制, 用多用少、时间长短同一价格, 既不公平, 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凭票打开水只限制取走的水量, 现场的洗涮、流溢等浪费现象严重。这种计费方式是“大锅饭”的产物, 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更不能适应当今严峻的用水形势。使用流量计费用水管理系统, 根据实际用量计费, 每一滴水都是在花自己的钱, 直接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 既公平合理, 又培养了人们的节水意识, 使节水成为每个用户的自觉行动。其次, 节水效果显著。用水观念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真正实现了按需消费, 人走水停, 节水率达48%左右。扣除节假日, 全年按12个月统计, 每年可以节约30 000t 水。以当地0.45 元/t 的水价计算, 每年可以节约水费69 000 多元, 3 年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节水效益非常可观, 同时减轻了学校和师生的负担。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