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时期(1927 -1936)鲁迅版权活动述论

【注释】 《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自传》,《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05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2-13页。
《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3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0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8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180页。
茅盾:《一九三四年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4期,第13 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329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37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8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59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5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95页。
张泽贤著:《书之五叶:民国版本知见录》,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97页。
赵家璧等著:《编辑生涯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124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30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67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89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65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60-461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224页。
赵家璧等 著《编辑生涯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4页。
茅盾:《一九三四年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4期,第12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97-698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29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40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49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3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8页。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第27页。
(宋)洪迈:《容斋随笔·容斋续笔》卷第六。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10页。
曲三强著:《知识产权法原理》,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使用了两个术语:“版权”和“著作权”,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和法律上遗留的文化现象,二者实属同义。
周林、李明山 主编《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25页。
周林、李明山 主编《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25页。
《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5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25页。
转引自曹 之著:《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3页。
转引自曹 之著:《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3页。
《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77页。
《三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96页。
《三闲集·通信》,《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96页。
古远清、高紧贤:《鲁迅与电影》,参见刘思平 邢祖文选编《鲁迅与电影(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204页。
周林、李明山 主编《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25页。
李 扬著:《沈从文的最后40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282,283页。
吴汉东、曹新明、王  毅、胡开忠著:《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16页。
《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页。
周林、李明山主编《中国版权史研究文献》,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25页。
柏起、韦文朔:《鲁迅与外国文学》,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2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11月内部发行,第197页。
戈宝权著:《<阿Q正传>在国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5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71-672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1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58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351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540页。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6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第9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434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8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4页。
孙伏园、许钦文等著:《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20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466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25页。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86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51页。
王自立、陈子善:《鲁迅后期书信部分事件考释》,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9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第1版,第260页。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学会银行周报社发行,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一月初版,第543页。
(中华民国)实业部中国劳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二十二年中国劳动年鉴》,(中华民国)实业部劳工司发行,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初版,第102页。根据该表, 1933年,国内最高工人工资:机器制造业为80.00元/月;印刷业为80.00元/月;煤矿业为60.00元/月;纺纱业为45.00元/月。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49页。根据该标准,第一级(最高),100元。该规范载于1930年2月出版的《时事月报》,因此,可知其制定日期在1930年以前。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6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1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6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9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897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41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44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46页。
许广平:《鲁迅怎样看电影》,刘思平、邢祖文选编《鲁迅与电影(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167,168,169,170页。
据《鲁迅历年所看电影统计表》统计。刘思平、邢祖文选编《鲁迅与电影(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221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8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75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39页。
鲁迅研究室 鲁迅博物馆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7页。
从民国二十二年(1933)三月十日起规定,银元一元兑换规银七钱一分五厘(即0.715000两),因此,此房钱相当于大洋62.94元。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70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78页。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民国廿五年》(下),上海:中华书局民国廿五年8月发行,第P132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748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803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863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917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55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26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03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41页。
民国十九年(1930)10月12日《申报》米市牌价。《申报》影印本(1930年10月),上海书店1982年10月发行,第296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849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页。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民国廿五年》(下),上海:中华书局民国廿五年8月发行,第P132页。
当然,从《上海趸售物价指数表》可以看出,二十四年(1935)的物价(总指数为96.4)比十九年(1930)(总指数为114.8)和二十一年(1932)(总指数为112.4)是低了一些,但远没有达到减半的程度。见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民国廿五年》(下),上海:中华书局民国廿五年8月发行,第P129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781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1-12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5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1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32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889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70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78页。
《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78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98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93页。
《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133页。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民国廿五年》(下),上海:中华书局民国廿五年8月发行,第P132页。根据该表,当时主要商品的物价(以一月份为例)是:粳米:10.872元/石;鲜猪肉:0.224元/斤;房租:石库门:3.228元/间;东洋式:2.558元/间;平房:2.236元/间;茶叶:0.35元/斤;香烟(金鼠牌):0.046元/匣。
本文关于鲁迅生活水平所参考的当时物价资料,大都源于此表。尽管鲁迅上海时期的时间跨度有十年之久,物价必有所浮动,但笔者查阅了有关的物价指数和生活水平指数,浮动均极小。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76页。
《书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50页。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