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济危机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法制建设


  1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侯变暖。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当今中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2/3。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 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由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的根本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我们看到了以开发清洁能源、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等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展现出向节能低碳的更为绿色的经济转变的良好势头。我国应当抓住这个时机,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早开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行动,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尽早步入低碳化轨道,促进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处理好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几个重要关系
  
  发展低碳经济,开展能源经济革命,必须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新能源和优先发展可持续能源,提高我国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无碳富氢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体系。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还必须正确认识几个重要关系。首先是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关系。其实,低碳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是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发展绿色经济要求人们经济活动从高耗资源能源、高污染环境与高损生态的非持续发展经济到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化、环境污染最轻化与生态损害最小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其三,关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其四,关于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关系。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能源经济革命的两个根本转变,使高碳经济与能源结构向低碳无碳经济与能源结构转型,就体现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1>]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