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公园理念和发展模式辨析

  
  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在批准建设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的同时,将国家公园定义为: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10] 此定义与IUCN关于国家公园的理念与模式基本一致。中国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时并未对国家公园作定义,但是要求借鉴国际有关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先进理念,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并要求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普达措国家公园包括了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前后,云南已经就国家公园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力求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和发展道路。2008年3月云南首批试点建8个国家公园,分别是迪庆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香格里拉大峡谷国家公园、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菜阳河国家公园和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等。2009年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相继批准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西双版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和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云南的国家公园的地方立法也相继展开,《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条例》进入送审阶段、《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老君山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公开征求意见、《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法(草案)》已由云南省政府研究室组织评审验收(作为《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此外,《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还包括《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国家公园准入标准》、《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和《国家公园建设标准》等。可以说,云南的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正逐步形成。
  
  三、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在中国,国家公园的理念与发展模式不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学术上并无统一的认识,甚至有的观点认为:“中国没有国家公园,只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但是它们都不是为了培养国家意识而设立。其中一个强调的是游览;一个强调的是保护。”[11]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国家公园或者说包含于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国家公园理念与发展模式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1.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保护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矛盾突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涉及的管理体制较为较复杂,对同一块地域,可能由多个部门依据不同的法律或规范性文件实施行政管理,同时被审批为不同类型的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林业局还要求云南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建设国家公园(如西双版纳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风景名胜区,同时还是云南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国家公园)。致使保护区的设立目的、管理目标、设立标准和管理体制混乱,保护区边界不清,削弱了保护区功能的发挥。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