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定研究计划、方案的阶段。计划的制定的过程更是深入实际的过程,不能靠关在屋子里的苦思冥想,更要深入实际调查,对具体的研究对象作出详尽的观察,从一点或几点的经验来作出计划的依据。费老把这叫做“探索性调查”。
进入探索性调查中,费老认为一定要肯学习、肯钻研、善于思考。除了向实践学习,主要是对对象观察时要有“三肯”的学习精神外,我们还得向书本和一切有这方面知识的人请教。尽可能地收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认真研究学习。在实践、书本学习、探索的基础上着手制定研究计划。
在探索性社会调查中,我们一般采用三种基本的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普查是指将所有对象一一进行普遍调查的方式,如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口普查,这种调查所得的资料比较完整,但调查量大,全面深入性相对差,虽然可靠性强,但成本高,时间一般也比较长。
抽样调查就是从整体中抽出一定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虽然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但深入性问题并不能很好解决,而且抽样和推论也都需要一定的统计技术,结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典型调查,类似于西方所说的个案研究。这种调查往往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或者少数几个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能够深入地、详尽地全面了解调查对象,但缺乏范围中的广度,结论往往具有很强的条件性。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费老认为典型调查是一种比较理想、适合的调查方式。
当然,由于三种调查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缺点,而且适用往往有所区别,所以我们在调查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调查方式。
(三)收集原始资料的实施阶段。收集资料一项艰巨的工作,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观察和访问。
1、观察,费老认为,是指用我们的感官去注意、反映我们周围的社会现象以及它们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社会必须观察社会,认真观察社会是取得感性知识的第一步。”[⑤]当然费老所说的科学研究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观察,而且在观察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原始资料的可靠程度,我们必须细致、全面、科学地进行观察。同时,费老将观察分为:间接观察、直接观察和参与观察,而且我们需要通过这些观察反复地核实原始资料的准确性。
间接观察,费老认为是指利用别人对那些已经发生过的社会现象的记录,这种原始资料主要是由前人写成的历史材料。这些资料往往由于时代不同,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这些资料,我们需要仔细思考考证,不能轻易地相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