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可能”目标要有可能的环境
萧律柏博士是个牧师,凭着丰富的幻想力、不移的心志和满腔热忱,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他赤手空拳来到加利福尼亚州,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让他用来传道,他历尽艰辛,从“汽车教会”讲道开始,终于做成了大事业。萧博士在美国这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讲究个人奋斗,传道有人听,土地有人卖,捐赠有人付,贷款有人给。他的成功,我以为除了个人奋斗之外,良好的、鼓励个人成功的人文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面对现实,要实现“可能”目标必须营造可能的环境。这种良好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营造实现“可能”的舆论环境
所有的人都曾有幻想、理想和计划,都有过强烈的冲动和表现欲。可是真正能够实现的有几人?在怀疑和重重困难的包围中,几乎被赶尽杀绝,有的甚至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究其原因,从家庭、单位、社会各方面不允许差异、个性乃至奇思异想的存在和发挥是非常主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大力营造鼓励个人奋斗的舆论氛围。从幼儿教育开始,一直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允许和鼓励人的个性发展。在树立远大理想,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有好有快的发展。
二、营造实现“可能”的人文环境
经常听人说,干工作不累,但活的很累,不少人把“混”字放在嘴上。其实,多数人并不想混。就是为人处事太累,想干点事太难,不得不混。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人们不再观风向、看脸色、拉关系上使劲,而是在工作上使劲。需要在人际关系上要提倡“四多”、“四少”:工作中多一点互助,少一点拆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竞争中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挑剔,成人之美,以邻为友。交往中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求同存异,相敬如宾。困境中多一点支持,少一点旁观,助人为乐,患难与共。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精心营造,在一个友爱、理性、诚信、宽松的人文环境中,任何可能计划都有可能成功。
三、营造实现“可能”的领导条件
在现今社会,实现可能目标,个人的努力是基础。但是领导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是领导者的义务,用人之道历来是执政成败的关键。用人要善于考察人。古人云:观操守于利害时;观精力于饥疲时;观度量于喜怒时;观涵养于纷华时;观镇定于震警时。就是讲的观察之法。用人要用想干事的人,彻底清除那些作风浮躁、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官僚主义,跑管要官甚至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用干实事人的人,用谦谦君子,这样就树起了一面旗帜,有这面旗帜指引方向,鼓舞人心,有什么可能的计划不能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