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刑点的法制意义
刘晓燕
【摘要】刑罚是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最严厉的手段,使用刑罚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罚首先是要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而起刑点在认定犯罪和加以制裁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刑罚体系建设、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观念影响重大,还构建了法律的框架,对我国法制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综合我国社会现状,我们认为应当适当地降低起刑点,以更好地对犯罪行为予以制裁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构建一套健全的法制体制。
【关键词】起刑点;中国模式;制度意义;降低起刑点
【全文】
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学的研究也是为了
刑法,根据
刑法,刑法学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定罪量刑创造理论。目前国内基本上认定了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在倡导谦抑原则的适用,主张“非犯罪化”和“轻刑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不得不探讨一下
刑法理论中起刑点的问题及其法制意义。
一、起刑点的概念性考察
起刑点顾名思义就是“起用刑罚之界点”,简单的说可以是划分罪与非罪或从违法上升为犯罪的标准和界限,它体现的是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容忍度,从根本上来就说是确定
刑法保护和适用范围的界限。笔者认为起刑点应该是广义上的界限,一切危害结果数额的表现、特定的犯罪行为、对象要求、危害程度等能够判断其入罪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标准就是起刑点。司法机关以此为标准进行司法裁量,达到起刑点就将其认定为犯罪,并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反之,则适用其他部门法进行裁量,一般来说,未达到起刑点的违法行为使用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甚至更为轻微的使用其他部门法。
起刑点不是刑事立案标准,尽管二者经常且尤其在表现数额上达到惊人的统一。刑事立案标准是侦察机关在具体案件中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往往是在起刑点的指导下规定的,运用于立案过程中;而起刑点应是立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先赋的一个划分罪与非罪的标准,运用于司法实践中。因此,起刑点在立法上先于刑事立案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又运用于立案标准之后。
起刑点也不同于刑量最低点,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起刑点是在定罪之前考虑其是否为犯罪的最低标准,是一个事实判断的标准;而刑量最低点是在量刑阶段所考虑适用刑罚的最低标准,是一个用刑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