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耶稣、看门人与侵权立法的选择

  

  作者的结论说,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寓言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事与愿违,使我们意不能平。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但每一个人,都可以认真地活在当下,体验各种“最好的安排”。


  

  我把这个故事称为“耶稣与看门人”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好,所以经常向周围的朋友讲讲。因为不知道作者是谁,所以在这里首先向这位不知名的作者表示感谢。同时,我感觉,从这个故事中还可以读出与作者结论不同的感悟。


  

  第一遍看完,感觉这个故事跟我们熟知的《淮南子·人间训》中“塞翁失马”的故事讲了一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事情未见得一定是好事或者坏事,面对大家都认为是坏事的事,要坦然;面对大家都认为是好事的事,要警觉。


  

  细细再读,塞翁失马的故事可能更倾向于讲人们面对一个客观的事件时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而耶稣与看门人的故事,它所关注的是人们主动的选择。


  

  这样看来,塞翁失马和耶稣与看门人的故事讲的是不同的故事,告诉人们的是处理不同问题的方法。当我们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客观情境时,塞翁失马的故事会让我们平静下来。当我们需要做出选择时,就需要读读耶稣与看门人的故事了。


  

  我们每个人经常、如果不是时时的话,会面对各种选择。或者,以何种心态、如何面对塞翁的各种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因此,只要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立即产生的问题就是:应当如何看待自己的选择。


  

  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会做出对自己而言益处最多、害处最少的选择。经济学的研究认为,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建立在选择当时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的。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又表明,每个人的信息都是一种local information,因此都是一种有限的信息。建立在有限信息基础上的选择,自然很可能的结果就是:自己以为是益处最多、害处最少的选择,完全可能是一种相反的结果。正如耶稣与看门人的故事里所讲的,看门人看来已经是完美的安排,在耶稣看来其实是最差的结果。这或许可以解释说,炒房为何会成为房东、炒股为何会成为股东。由于人们信息的有限性是无法克服的,因此世界上的悲喜剧总是在一出出地上演。当然,这也是人们认为完全计划经济不可行的主要原因。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