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库充裕,军力强大。由于站在时代潮头,大国大多富极一时并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如葡萄牙曾垄断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人占有。到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在东亚占据台湾,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好望角,在南美洲占领了巴西。这一要素在英、法、俄、德、日、美等国都可以看出。
探讨完大国的标准后,下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崛起,怎样理解崛起?我比较赞同英国诺丁汉大学郑永年的观点,即“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而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包括两方面内容,硬实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和软实力(思想文化的影响力)。
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要着力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而要提升自己就要做好这几个方面:
1、开放入流。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公元1500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分界线,因为在此之后,世界不再是分开的两个半球,而是完整的一体,贸易将各民族连为一体,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再孤立的存在。开放虽然会遭遇各种痛苦,但封闭只会导致落后并进而遭受更大的痛苦。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入流的过程,后发国家要想进步首先要入流,要接触先进、学习先进、进而赶超先进。我国在几十年前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前几年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了世界,为国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重视教育。德国以重视国民素质教育著称,普法战争胜利后,普鲁士元帅毛奇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德国人认为:“年轻人一开始就要受教育,不仅为自己,而为整个民族”,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统一前德国中小学入学率以达到97.5%。同时,德国确立了“国家必须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活动给于支持,但不得干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传统,这样,国家保障+充分自由成就了德国科学家,他们名声显赫,享誉世界。正是良好的基础教育和领先世界的高等教育成就了德意志的迅速崛起。我们国家这些年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一些问题仍需引起关注,如一些地方中小学入学率不高,高校存在一些浮躁成分,有些老师不能静心于教学科研,而是忙于追逐个人名利,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