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道德的内容和作用

  
  环境道德(也叫生态道德),即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行为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拥有对自然的绝对的单向权力、人是宇宙之灵、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所亮、自然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要征服自然等观点;反对认为自然是无价、无主、无限的观点;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索取和掠夺。环境道德主张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对自然做了什么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人对自然具有义务。在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要共同迈向未来,既不是人类统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类,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人类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环境道德的生产观。人们在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要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品”的生产模式为“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 的生态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有机整合的基础,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它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必然的选择。另外,要加强生产领域的伦理约束。首先,要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推行运用环保技术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生产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态生产技术在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充分,这就要求企业界能够克服生态上的短视,使不断进步的生态技术能够发挥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研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既会体现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第三,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不能推诿,更不能采取转嫁生态危机的不道德的行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