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标尺的进步更是难上加难,必须要有优秀的生源和优秀的师资。但现实却是:我校只有极少数被高考分数淘汰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学生和极少数被现有的职称、学衔体系所摒弃却拥有真才实学、品行高尚的教师。外部的超越一定会有、迟早会有,但也只能是小概率事件。
因此,我校学生的整体教育质量不容乐观。而且将长期难以扭转。这就是客观、公允的自我评价。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却被边缘化了,成为了无能的表现和讥讽的对象。中国还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以教学为荣的、是以教学饮誉的。中国,还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称,没有授予真教师,而是给了假冒科研工作者。
再来谈一谈科学研究。俗语:没有金刚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科研,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可以胜任的工作,更不应该成为教师的分内工作。社会的主导观念发生了严重的偏差。教师可以做也应该做的是:不断的自我修炼、自我提高。但是不应将进修与科研——混为一谈!!!残酷的现实就是:打着科研的旗号,干着重复(美其名曰:借鉴)的工作。就好像“洗煤球儿”一样。浮华喧嚣、虚假繁荣的背后,葬送的是不计其数的教师的生命,浪费的是不计其数的国家的资财。如果连如此简单、明了的事实都看不清的话,那一定就是别有用心了。对此,可能没有人在内心深处是不认同的,但却鲜有人去实践。原因很简单,代价太大。走别人的路——省鞋。走自己的路——磨脚。有太多的人被太多的牵挂所羁绊,冲破世俗,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
荒唐的科研可休矣!为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而从事的智力工作,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经费体制必须改革。应由需方来要约、买方来付费,而不是由国家大包大揽。于是,腐败渗透到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
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到了该醒一醒的时候了!!!不要自我感觉太良好了。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校的思想远不够解放,改革远不够创新。充其量是亦步亦趋、步人后尘,勉强达到北京市属高校的平均发展速度。
北农,太缺乏敢为天下先的人才了。更让人担忧的是,有没有容纳这样人才的氛围?
目前的学术圈子弥漫着一种“认祖归宗”的歪风邪气,大搞山头主义、帮派主义,其实质就是小利益团体的恶性分肥。所有的年轻人都要找靠山、找庇护,只有抱住了一条大粗腿,奴颜婢膝、丧失独立,才能顺利、快速发展,甚至平步青云。只有先“排排坐”,才能够“吃果果”。而真正学人的正气与傲骨,早已丧失殆尽。在学术机构里春风得意之辈已经近乎衙门里的奴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