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私人对于价格的歪曲固然重要,但在当今,政府是对自由市场制度的主要干扰源。干扰的方法是对征收关税和对国际贸易实行其他限制,采取冻结或影响价格(包括工资)的国内措施,管制某些行业……”。[47]可是,为什么不能通过消费者的私人实施机制来矫正政府管制的失误呢?目前普通民众对公用产品和自然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变化极为关注,但这些企业价高质低的产品或服务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更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赋予消费者提起价格决策听证的权利,可以有效管制诸如此类的自然垄断企业。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相关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合理化,而且更能造成“鲶鱼效应”,激发变革的动力,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事实上,无论是现行《听证办法》还是《征求意见稿》都为消费者的私人实施机制提供了设计选择性激励的制度空间,即“听证经费可申请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因而我们完全可以为那些启动私人实施的消费者提供具有诱惑力的经济补偿。可是,死去的不能总是“鲶鱼”!
【作者简介】
陈承堂,扬州大学法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1)一中行初字第149号行政判决书,
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fnl&Gid=117455529。
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1)高行终字第39号行政判决书,
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fnl&Gid=117520035。
参见邱伟:《郝劲松状告铁路春运涨价案终审落槌起诉被驳回》,《北京晚报》2007年3月22日。
参见张悦:《“D字头”跨过了什么》,《南方周末》2007年4月30日。
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第165—166页,第5页,第7页,第6页。
参见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7—462页,第459页。
王健:《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初探》,《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
倪正茂:《法哲学经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17页。
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页。
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政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379页,第381页,第489页。
参见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18页。
周汉华:《对我国听证制度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南方周末》2003年5月8日。
章志远:《价格听证困境的解决之道》,《法商研究》2005年第2期。
参见张淑芳:《论行政决策听证》,《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5期。
参见叶必丰:《价格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思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参见傅昌波:《专访:价格听证应走出“逢听必涨”误区》,《人民日报》2005年1月13日。
参见王锡锌:《价格听证会面临公共信任危机应避免成“做秀”》,《法制日报》2006年4月24日。
参见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46页。
参见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See G. J. Stigler,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2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3, 21 (1971).
See S. Peltzman, Toward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Regulation, 19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11, 240 (1976).
参见余晖:《受管制市场里的政企同盟——以中国电信产业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期。
参见余晖:《谁来管制管制者》,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2页,第77—78页。
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页。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第42页。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3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参见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2页,第29页。
参见杜海涛、杨丽娟:《中消协该不该“吃财政饭”》,《人民日报》2007年4月18日。
参见贾林男:《“收编”中消协争辩》,《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4月26日。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胡骑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