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使对于客观情形的衡量,行政机构仍可能滥用权力,因而法院仍然需要提供一定程度的司法控制。在1965年的一个案例中,[17] 法国玉米(maize)丰收后,德国进口商要求把进口量提高往年进口量的10%以内。德国政府部门要求禁止,且欧委会以进口增幅将导致市场“严重波动”为由同意了德国政府的要求。欧洲法院注意到经济共同体条约并没有类似于煤钢条约第33条对司法审查的限制,因而独立分析了经济数据,认为即使玉米在德国低价销售,也不会引起欧委会所宣称的“严重波动”,因而撤消了欧委会的决定。在本案,欧委会所考虑的并不是市场波动,而主要是剥夺进口商赢取暴利,但这并不是条约授权欧委会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1971年的案例中,[18] 总辩护官指出,共同体条约第{226}条授予欧委会以广泛的估量权,但欧委会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不受控制的自由裁量权。司法机构仍然可以审查3类错误:首先,法院可以审查欧委会的实质性事实错误。其次,法院可以纠正欧委会在估量过程中的“明显错误”。最后,如果对维护共同市场秩序存在着“明显充分的救济”,且这类救济比欧委会的措施对共同市场规则的偏离更小,那么法院可以撤消欧委会的措施。
在1973年的案例中,[19] 欧委会在经过权衡之后中止了对原告的资助。欧洲法院指出,欧委会在资助数额的确定中享有“显著的衡量自由”。“在审查这类自由之行使时,法院不能用自己对事物的衡量去替代权能机构,而必须把自己限于审查权衡机构的衡量是否含有明显(patent)错误或构成滥用权力。”欧洲法院在1978年的案例中进一步指出,[20] 如果欧委会明显超越了估量权的范围与极限,那么其决定将被撤消。这使得经济共同体条约和煤钢条约的审查标准十分相似。
四、结论
本文的讨论显示,欧洲法院通过判例所发展的“法律普遍原则”已经成为制约共同体公权力的最重要依据。不无讽刺意味的是,在以成文法为特征的欧洲大陆国家,这些起源于判例法的原则甚至比成文法更为重要。事实上,从欧洲法院有关审查标准的判例看来,欧洲行政法的司法成分一点也不少于美国为首的普通法国家。这或许反映了两大法系日益融合的大趋势,[21] 但是欧洲行政法注定不会失去自己的特色,而建立在“法律普遍原则”之上的庞大判例体系堪称欧洲特色中最引人注目的明珠。
【作者简介】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学教授。
【注释】 Arthur von Mehren and James Gordley, The Civil Law System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1977), p. 130.
von Mehren and Gordley, The Civil Law System, pp. 458-459.
John Bell, French Constitutional Law,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2), pp. 272-273.
Algera et al. v. Common Assembly, Joined Cases 7/56, 3-7/57, E.C.R. 39.
Meroni v. High Authority, Case 9/56, E.C.R. 133.
Jürgen Schwarze, European Administrative Law,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2), pp. 71-72.
Ibid., p. 73.
Ibid., p. 82.
Mills v. Investment Bank, Case 110/75, E.C.R. 955.
IBM v. Commission, Case 60/81, E.C.R. 2639.
Tradax Graanhandel B.V. v. Commission, Case 64/82, E.C.R. 1359.
Schwarze, European Administrative Law, pp. 74-75.
Schwarze, European Administrative Law, p. 542.
Barge v. High Authority, Case 18/62, ECR 259.
Leroy v. High Authority, Joined Cases 35/62, 16/63, ECR 197.
Italy v. Commission, Case 13/63, ECR 165.
Toepfer v. Commission, Joined Cases 106-7/63, ECR 405.
Rewe-Zentrale, Case 37/70, ECR 23.
Westzucker, Case 57/72, ECR 321.
Racke, Case 136/77, ECR 1245.
参见J.H. Merryman, The Civil Law Tradition (2nd E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