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有利于丰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弥补证券市场的结构缺陷,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地方政府债券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本地方债券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3,2001年日本地方债券发行规模达18.9兆日元,占当年地方财政预算的19.5%;在美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行的市政债券有150多万种,发行单位有4万多个。[5]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上只有中央政府债券,缺乏地方政府债券,并且以国债为主,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所占比重相对较小。由于法规限制,也基于稳健经营的需要,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谋求稳定的高收益证券投资组合中,对债券与基金情有独钟。但现有的债券、基金品种和发行规模,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其他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也迫切需要新的债券品种,以解决债券投资面狭窄的现状。政府债券是信用度最高的债券,而地方政府债券是仅次于“金边债券”(中央政府债券)的“银边债券”,一旦允许发行定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允许地方政府适度地发行债券是解决投资渠道不足,弥补我国证券市场缺陷,健全资本市场的重要手段。
1994年立法时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能力差,对发债规模缺乏有效控制手段,中央政府担心地方政府超过自身的偿债能力举债,造成债务危机,影响政府的信誉和形象,并最终加重中央财政的负担;并且在国债市场还不是十分成熟的条件下,过早地开放地方债券市场,可能导致债券市场秩序的紊乱。加之当时中国面临经济过热的问题,为治理当时地方存在的大量盲目重复建设、投资过热现象,中央采取了遏制的政策。但是,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继续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已经不甚合理。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宏观紧缩和土地一级市场疲软的态势下,以往依靠土地收益作为财政预算主要来源的地方财政,即将遭遇较大的资金缺口和财政风险,可以说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的时机已经成熟。
【作者简介】
吴凡,北京大学法学院。
【注释】见:
http://money.163.com/08/1031/07/4PIKMJ3300252G50.htm魏加宁、喻桂华等著:《关于中国地方债务问题的初步分析及对策思考》,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6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
见《中国统计年鉴2007》电子版,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7/indexch.htm杨萍:《国外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1期。经济社会体制比
王伟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