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2007年WTO争端解决活动及中国参与情况述评

  
  
  
  
  
  
  
  
  
  
  
  
  

  

事项


  

16


  

27


  

31


  

34


  

22


  

28


  

20


  

23


  

20


  

18


  

10


  

17


  

7


  
  

  由以可见,WTO历年争端和涉及事项近几年在逐渐减少,表明成员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利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幅度非常明显。

  
  这值得关注和研究,因为这种利用率持续下降的实践现象与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理论评价和推理之间存在不一致(至少在表面上)。第一,对WTO争端解决机制自1995年运作以来的成绩和作用,不管是WTO、成员政府还是学术界、实务界都给予积极肯定评价,普遍认为WTO争端解决机制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尽管很多研究评论也同时指出该机制本身和实践存在诸多问题。第二,自1995年以来,WTO争端解决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受理数百争端,做出专家组、上诉机构、仲裁报告两百余份,可以说该机制在程序规范程度、实践经验、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较十余年前刚开始运作时都丰富和成熟地多。第三、WTO成员数量增长迅速,对争端解决机制参与广泛度提高。1995年WTO成立时有76个正式成员,截至2007年底WTO共有151个正式成员,十二年间成员数量翻了一倍。同时,成员参与争端解决活动的积极性和广泛度在不断提高,对WTO争端机制的重视程度在提高,经验也较以前丰富。第四,世界贸易规模持续增大,贸易摩擦不断,成员间贸易纠纷发生机率和数量并未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各种形式贸易保护势头并未明显消减(如:国内较普遍认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一直”是在“抬头”)。如按上述因素推理,逻辑结论似乎应是WTO争端案件越来越多,因为四个因素都呈“增量”,但现实却是WTO成员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利用越来越少,WTO争端近些年逐渐减少。

  
  应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毫无疑问,这需要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深入考察分析。因其非本文主旨,在此谨给出若干初步“臆测”。从积极角度来看原因可能有:成员对WTO体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更加尊重和遵从,“愿意”主动地妥善解决贸易争议,从而无法解决的贸易争端“绝对”数量相对以前减少;WTO争端解决机制澄清了诸多WTO规则,成员的“误解”或“分歧”减少,诉诸争端机制必要性在减小。从消极角度看原因可能是:成员对WTO争端机制的兴趣实际并不大,对其实际重视程度有限(或在下降);WTO争端机制实际作用不如通常所被赞誉的那样显著,成员对该机制的认识在逐渐“务实化”和“实用化”。当然,在欠缺理论和实践考察前,包括以上在内的任一臆测都缺乏决定性说服力,这也进而要求对WTO争端机制的研究在关注总体情况时要注意现实趋势的变化,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思考。[3]

  
  2、中美纠纷成为2007年WTO争端最主要内容。

  
  2007年,美国起诉中国3次,中国起诉美国1次,案件涉及彼此关注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纷争不断的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在2007年得到一种集中“爆发”和“释放”。

  
  下表综合列出了2007年成员方作为争端方的具体情况:

  

  

  
  
  
  
  
  
  
  
  
  
  
  
  
  
  
  
  
  
  
  
  
  
  

  

WTO成员


  

2007年起诉


  

2007年被诉


  

起诉数量


  

起诉对象


  

被诉数量


  

被诉来源


  

美国


  

4


  

中国(3)、印度


  

3


  

中国、巴西、加拿大


  

欧盟


  

0


  


  

3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