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良好的信访制度,不仅要转变附属信访部门单一处理问题为专门信访部门齐心协力、共创辉煌的模式,而且要转变由行政手段干预向更多依靠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良好的信访制度,充分重视基层信访工作,重视基层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条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有中国特色的信访渠道正好可以连接起政府和群众,体现着察情于民、问策于民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落实上述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建立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是确保依法行政的需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和期盼。尽管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存在的行政权力过于膨胀与集中,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存在任意、随意、肆意的情况;在有些部门,行政权力成为耍威风、摆架子、欺压百姓的特权。而良好的信访制度,要求越权无效和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对各种不规范行政行为是一种很好的监督与规范。
(四) 建立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是对服务型社会提出的具体要求。一直以来,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把其工作看成是一种权力的体现,而忽视了责任与义务,不仅造就了官僚主义,也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良好的信访制度,要求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的工作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
四、建立中国特色信访制度的框架性构想
1、对信访工作进行规制的价值取向应以效率优先、兼顾安全为目标。
维持信访工作的安全价值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所谓“迟来的公正就是不公正”。当我们的信访人手持几级领导的批示,来到相关部门要求处理某一案件时,那满纸的辛酸与苦难,让我们对效率意识与成本意识做何感想呢?因此,我们应从规范的信访体制的完善上,来给信访人一个完整的信访系统;而并非“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
2、在具体制度构建时应考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