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抠门,是因为劲量公司请来了孙子辈的律师,并试图用一个便宜的诉讼解决全球几十个企业的问题。结果,中国请来了爷爷辈的律师,用不计成本的大手笔赢得了诉讼。试想,如果劲量公司当时选用其他诉讼策略,在各州联邦地区法院分别控告中国企业;或者,在个别州打赢对个别中国企业的诉讼后,再对非常弱小、一告就跑的个别中国企业提起337诉讼,同时申请概括性排除禁令,怎么可能出现目前的诉讼结局?
因此,对这个马拉松式的专利诉讼,真正在幕后胜诉的美国两大电池巨头可以狂欢,我国大部分企业则没有什么值得庆幸的收获。不过,这个诉讼能激励广大国内企业开展专利挖掘与部署,相关专利文献的发表量也出现了增长趋势,提高专利撰写质量的问题也提上了很多企业的议事日程。
从申请人看,我国公开的相关电池专利文献的分布情况如下:
第一,南孚。其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发明很少。例如:03219735.7号文献涉及一种碱性锌锰电池。01244592.4号文献涉及一种带垫圈的碱锰电池。
第二,长虹。其发明专利较多。例如:200410021610.6号文献涉及一种正负极新型组合的高比能量袋式碱性蓄电池。200710051052.1号文献涉及一种内置式免维护碱性蓄电池。
第三,双鹿。其专利挖掘能力最强,专利增长最快。例如:2137344.2号文献涉及一种碱性干电池。200610029479.7号文献涉及一种碱性电池添加剂。
第四,正龙。其发明专利较多,专利挖掘思路最为广阔。例如:200810106881.X号文献涉及一种无汞电池专用合金锌粉的制备方法。200710156878.4号文献涉及一种电池粉环倒插入钢壳工艺及其入环装置。
第五,高力。其开展专利部署的时间较早。例如:91223075.4号文献涉及一种全自动电池充放电器。90103205号文献涉及一种圆筒型干电池涂封口剂工艺,即在锌壳口内加入封口剂进行封口的技术。
第六,豹王。其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例如:01280439.8号文献涉及一种一次性圆柱形锌空气电池。01252618.5号文献涉及一种便携式双功能即时通/即时充直流电源块。
第七,金力。其在遇到美国专利案件后,专利部署有明显增加趋势。例如:200410039193.8号文献涉及一种将纳米含铟化合物用于生产碱性电池的工艺。200320100079.2号文献涉及一种招贴定位电池与其专用贴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