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从中美电池企业“马拉松”专利诉讼看专利撰写与部署策略

从中美电池企业“马拉松”专利诉讼看专利撰写与部署策略



中国企业仅仅在战术上打赢了一个337诉讼,但实际上已经在战略上输掉专利、金融两大决战

魏衍亮


【摘要】在正面战场,从2003年开始,中美电池行业爆发专利战略大决战。战役发起人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企业美国劲量公司。中国全行业凑钱应诉,败诉两次,最终获胜,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专利竞争能动性。

在背面战场,也从2003年开始,美国吉列、科博等企业釜底抽薪,发起金融大决战,一举占领中国各省市60-80%的市场,北京等发达地区外资电池占有率超过90%,中国出口的电池产品也改旗易帜,改由外资产品主导,这使中美专利大战演变为中方全行业支付诉讼费和律师费,美方个别电池巨头受惠的美国本土专利大战。
【全文】
  
  一、两线作战六年结局,成败得失两相宜

  
  中美两国是全球电池两大制造基地。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专利、金融大战相继爆发。

  
  在正面战场,从2003年开始,中美电池行业爆发专利战略大决战。战役发起人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企业美国劲量公司。中国全行业凑钱应诉,败诉两次,最终获胜,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专利竞争能动性。

  
  在背面战场,也从2003年开始,美国吉列、科博等企业釜底抽薪,发起金融大决战,一举占领中国各省市60-80%的市场,北京等发达地区外资电池占有率超过90%,中国出口的电池产品也改旗易帜,改由外资产品主导,这使中美专利大战演变为中方全行业支付诉讼费和律师费,美方个别电池巨头受惠的美国本土专利大战。

  
  由此看来,中国电池行业通过一次战略决战,实现知识产权崛起的目标已经落空。在大部分企业出口长期停滞,全行业凑钱打官司,骨干企业控股权纷纷旁落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仅仅在战术上打赢了一个337诉讼,但实际上已经在战略上输掉专利、金融两大决战。

  
  为了真正实现技术和市场崛起,中国电池行业还需要沉下心来,做好专利的挖掘、撰写、部署工作,形成强大的专利攻防集群;也要对商业环境进行全面创新,加强中国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避免国外巨头继续通过金融大战控制我国太阳能电池、汽车蓄电池等新兴行业。

  
  二、全国总动员,80多企业老总齐聚宁波城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