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坚强有力、能力卓越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一条得到始终不渝坚持和推进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这是包括西方国家有时也不能不承认的中国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法治则对此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党严格依法推荐和保证依法产生国家领导人和地方政权机关领导人,实现最高国家政权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政权机关5年平稳换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时按照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并以法治方式加以实施;中央领导集体和各级领导干部更加重视学习宪法和法律,更加习惯和强调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四)保障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完善保障社会稳定的政治制度和机制,积极运用法律手段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依法惩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30年来,我国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调节利益矛盾和化解社会纠纷,保持了稳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这是我国创造经济奇迹、实现民族振兴的根本社会条件,而法治无疑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30年间,我国通过制定、修改、完善《宪法》和各类宪法性法律,确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赋予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类权利,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制度保障和利益保护基础;通过制定《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司法解决争议制度,建立健全仲裁、调解、和解等多元替代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惩治犯罪和化解社会纠纷的法治手段,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公正、理性、和谐解决[38];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制度,确立行政裁决制度,发挥了行政机关在解决社会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弥补了现有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些缺失;制定《国家赔偿法》和健全各类行政补偿制度,使公民、法人受到的损失能够得到及时赔偿和补偿;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快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过去30年,各级行政机关逐步习惯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公众逐步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五)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运用法治方式实现港澳回归,遏制、打击台独和极端分裂势力,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最重要基础。30年来,正是通过法治方式,我们创造性地维护了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
运用“一国两制”构架和法治方式成功实现港澳顺利回归,保持港澳繁荣稳定和健康发展,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创举。港澳的殖民统治者英国和葡萄牙都是法治发达国家,港澳地区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法治秩序,因此,如何灵活、有效地运用法治方式处理港澳问题十分重要。正是通过修改宪法[39],为在收回港澳主权后建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奠定了坚实的宪法基础;正是通过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其配套法律与相关决定,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制度,实现了港澳顺利回归祖国;正是通过运用法治手段处理港澳事务,理顺、明确和规范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关系,有力保障了港澳回归后的繁荣与稳定。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不仅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坚决遏制、防范和打击“台独”,而且积极有效地运用国际法规则,促使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认我国对台湾享有主权,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和完善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防范和打击了“藏独”、“疆独”等各种民族分裂势力,保障了3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增进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和民族和谐。
(六)积极扩大国际经济、政治交往与合作——运用法治方式妥善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和维护国家主权,不断提高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主动打开国门、认识国际社会、融入国际社会的30年,同时也是运用法治手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30年。
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吸引外资和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的需要,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等一系列涉外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经验的增多,我们由过去被动适应国际规则,开始更主动地运用法治方式处理国际经济关系,避免国际贸易风险,解决国际经济纠纷。2001年,中国完成所有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我国更加注重以法律方式参与国际社会,并主动运用和制定规则处理涉外经济关系,修改完善《对外贸易法》,制定《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及相关司法解释。30年来,国际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我国继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又加入了许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始终坚持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积极主动地运用法治手段挫败了国外反华势力的种种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尊严;发布《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40]和《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等,让国际社会正确了解中国的人权状况和法治建设状况,并承担起了越来越大的国际责任,稳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