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海商行为制度中亦有体现,如中国
海商法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一章规定,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作为合同凭证之提单或者合其他运输单证中之条款,违反本章规定者无效。此类条款之无效,不影响该同和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中其他条款之效力。将货物保险利益转让给承运人之条款或者类似条款无效。于“海上旅客运输合同”一章中,则对海上旅客运输合同无效情形作出规定,即含有下列内容之一者合同无效:免除承运人对旅客应当承担之法定责任;降低本章规定之承运人责任限额;对本章规定之举证责任作出相反约定;限制旅客提出赔偿请求之权利(合同之无效条款,不影响合同其他条款之效力)。
3.无效行为理论于商事工具法律制度中之适用。中国票据法律制度中,最高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规定”中,对票据保证无效之规定,即一般情况下,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之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作为票据保证之保证人者,票据保证无效,票据保证人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之民事责任。关于票据背书行为之无效,即因票据质权人以质押票据再行背书质押或者背书转让引起纠纷而提起诉讼者,法院应当认定该背书行为无效;票据出票人于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持有人背书转让者,背书行为无效。欠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者,不仅导致行为无效,而且还会导致票据无效;票据上之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者,票据无效。
此外,笔者最近撰文指出,民法上之能力制度对行为效力亦有影响,只是于商法上存在处理特性。[7]故此,能力制度于商事工具法上亦有适用上之特殊性。如中国
票据法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于票据上签章者,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真实签章之效力。
4.无无效行为理论于商事救济法律制度中之适用。商法学上,商事救济法律制度主要体现为企业破产法律制度。依中国
企业破产法之规定,无效行为理论适用主要表现于如下诸方面:(1)和解协议无效。因债务人欺诈或者其他违法行为而成立之和解协议,法院应当裁定无效,并宣告债务人破产。(2)破产抵销无效。例如,债务人之债务人于破产申请受理后取得他人对债务人之债权者;债权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之事实,对债务人负担债务者;债务人之债务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之事实,对债务人取得债权者。(3)不当行为无效:涉及债务人财产之下列行为无效: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者;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债务者。(4)部分清偿无效: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申请后,债务人对个别债权人之债务清偿无效。
可撤销理论之适用主要表现于如下二方面:一为部分清偿之撤销,即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仍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者,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个别清偿使债务人财产受益者除外)。一为不当财产处分之撤销,即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涉及债务人财产之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无偿转让财产者;以明显不合理价格进行交易者;对没有财产担保之债务提供财产担保者;对未到期债务提前清偿者;放弃债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