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执法笔记之二:眺望子午岭

  
  雨停之后我们和村支书一起出发,后来我们回忆说若是没有他今天的事肯定不好办。我们面临的问题很现实:村民们认为油田把他们的路给碾了,而油田上坚持认为这条路已经是被政府征收的,村支书最后说虽然征了路,款项现在还没发到村民手里。就是这样一系列循环的事件造成了今天的矛盾:路被堵住了。下车之后,村支书随和的跟在场的每个人打着招呼,现场的气氛也缓和了很多,随后三方开始谈判,在数次崩裂后又数次缓和,他们每个人都好像在演戏一样,从来没有真正生过气,只是以狡黠的表情换取额外的利益而已。村民们从不翻脸,对他们来说好像所要得到的已胸有成竹、绝不会失手一样。谈到最后,到底谁是谁,真话还是假话,他们真实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我已经有些模糊了。只有无奈的发出感叹:道理可能只能给熟人讲吧!最终嘴皮子还是没能解决问题,村民们又一次胜利了,生活费又搞到手了!他们甚至已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那表情似乎在告诉我:今天是个好日子!可是在这个好日子里,我却不止一次的陷入困惑之中。

  
  随后油田的车队到达了目的地,我们也跟随到达。他们装卸设备的时候我走到了山头边,眺望子午岭余脉的其他山头,一座跟着一座。忽然,我回想起了初到盘克的那种异样感觉,此刻在面对绵延纵横的山岭时,再一次被挖掘出来。可以说那是一种内部的和谐,也可以说那是一种无法觉察的平静,但事实上那是一种坚不可摧的绝望!一种彻底的排外!不是来源于某种具体的原因,而是这里的原住民们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传统。我的觉察是因为我现在背对了这种绝望,而面对的却是世界地理上的一个奇迹——黄土高原。从小就看惯了的千沟万壑和毫无美感的支离破碎肢解着人们的想象力,人们的住宅从窑变成房,将来或许会从房变成楼,可是他们依然拒绝启蒙。野蛮令人恐惧,但集体性的蒙昧却令人恐怖!今天,我便是深入了这样一个场所:这里的人渴求富裕却拒绝知识,渴求公道却拒绝法律,渴求社会的和谐却拒绝开放自己的内心。在我下车的那一刹那,我叩拜他们内心的举止就已遭到了回绝,质疑的声音湮没在绵延的子午岭山脉之间。面对这样的现状,法律人,你能做什么?法律人是不擅说理的,他们更擅长于说法:今日说法,明日继续说法。可是我觉得这些村民们几乎天生下来就有说理的天分,这难道也是一种传统的继承?警车又在叫我了,我又背对了子午岭,背对了绵延的山岭,默默离开。

  
  不可否认,法律人的能力确实有限,充其量也就能以法律的方式去生活而已,而在中国,如果要建成法治,就必须面对现实,要面对现实,首先要对现实有条件的妥协,就像律师们谈条件一样,甚至有时候还要与现实同流合污,坐“同一条贼船”。只有这样,才是成熟的法律人。而反观国内的法学界,依然被分裂为形而上的法学与形而下的律学,彼此矛盾难以调和,更无法说统一共同的理想和认识了,现实还将继续,法学界难道还这样就此闹下去?为了意识形态的正当性和细枝末节的问题而争论不休?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