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宪法秩序下的经济法法权结构探究

  

  中央与地方政府经济权力的无序与失衡凸现出的是理论研究的滞后,经济法法权结构的设置不能忽略其权力内部的配置与制衡,如果没有有效的规则约束,只能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使政府的经济行为表现得更为无序和混乱。当然,政府经济权力配置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法的问题,甚至不单纯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其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密不可分,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沉淀,更需要大家的智慧。但这一切不能成为经济法学界推卸的理论。 


  

  四、结语 


  

  经济法法权问题是经济法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脱离宪法语境,因为只有在开启了主权在民、私权神圣的新型国家体制之后,以平衡公权和私权关系为根本使命的经济法才获得了生根发芽的政治土壤,也只有在宪法精神的引领之下,经济法制度才能逐步充实完善并不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法本身就是宪法秩序的产物。随着国家经济职能的不断扩张,宪法也在经历着由政治宪法向经济宪法的转换,但内容的转换并没有改变宪法保障经济自由和人权的基本思想,在逐步认可政府经济权力的同时,经济宪法牢固地坚守着经济自由的底线,并将其作为最基本的经济人权。宪法的这一精神应该引领经济法的制度建设,它不仅决定着经济法的法权结构,也应该成为一条贯穿经济法法权问题研究的红线。一句话,以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权的构建为中心,以控制国家经济权力的行使为研究路径来探寻经济法法权结构的思路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作者简介】
冯果(1968-),男,河南南阳人,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法和商法学研究。
【注释】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中国监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1页。
(德)维克托尔•凡贝格:《秩序政策的规范基础》,(德)何梦笔:《秩序自由主义》(董靖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3页。
梁小民:《弗莱堡学派》,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46页。
张曙光:《国家能力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载于《中国书评》1995年第1期。
(美)阿兰•S•罗鲍姆:《宪法的哲学之维》(郑戈、刘茂林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3页。
陈樱琴:《公平交易法与经济政策》,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331页。
陈乃新:《经济法权利研究》,中国监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137页。
(德)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陈少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5页。
漆多俊:《转变中的法律——以经济法为中心视角》,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160页。
江平、汪丁丁:《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载于《读书》2008年第1期。
程信和:《经济法基本权利范畴论纲》,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第410-411页。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