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的断想——《法林望道》跋
谢晖
【全文】
收在本书中的文字,都是些零碎之断想。
零五年岁初,因为家庭的不幸遭际和自己的行政兼职,令我难以集中精力,赓续学术研究。故将照顾家人、行政管理之外的精力,放在几个博客的经营上。于是,博客这个时髦的书写园地,居然成就了我在很多方面的写作欲望。本书的内容,就取材于其中一个博客——设在法律博客上的“边缘学者”。按照该博客原先栏目的一些分类,本书共分“即兴演讲”、“谢氏序文”、“阅读心得”和“书信往来”四部分。
人之一生,因言语而存在。“语言是存在之家”,哲人的这个睿智结论,让很多执着于人之本质的人豁然开朗。人的精神本质就存在于语言的自由表达中。但尽管如此,并不是人们都能珍惜、或者都有机会珍惜自己的自由语言的。博客的写作,让我尝试把每次即兴讲演的语言录下音来,再抽暇进行整理或者委托学生、同事进行整理、并加润色,这些声音现象也就变成了文字,从演讲的精神表达变成书写的精神表达。把这些具有现场感的文字刊登在网络世界,交给读者去“听”、去读、去感受演讲的现场,对演讲者、或者作者而言,自然也是一种非同凡响的考验和激励。“即兴演讲”部分所收录的二十六篇文字,大都是此期间或者在学生开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或者在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这些稿件贴在“边缘学者”后,所收获的读者互动,每每超过了那些一本正经的学术论文。这也是让我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当然,人一生总要说许多话,这里记录下来的,总是有限的。无限的语言,不知被大自然中的什么东西录音了?不知高明的科学家还能否找到其踪迹?
约摸二十年前,和一位好友谈起大家们给人作序,皆很不以为然。但没想到,时过境迁,自己竟然给自己、也给别人作了不少序。给人作序,要么奖掖其论著成绩,要么借作序机会,表达作序者的所思所想。我给人作序,更喜欢后者。尽管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读者立场说一些话,但从读者立场引申开去,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评论,也就成了这些小文的主调。而给自己作序,也很不情愿就论著中的内容再提纲挈领、撮要介绍,而更多地想表达写作结束之后的一种心境。收录在本书中的二十篇序言文字(其中一篇为跋),基本上是新世纪以来的作品。尽管文字简短,但每每很能表达我的见解、观点和情感。曾经准备积累到一定篇幅,专门出一个小册子。但这或许是要在很多年之后才有可能的事情了。不如把已有的文字先放在这里,也算是对以往这类文字的一次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