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剩饭放在米缸里

  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动乱不止,外患不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吃不饱饿肚皮是常有之事。因此而形成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总怕不够吃,总担心吃不饱。而是非够吃,是非吃饱,是以有否剩余为标准的。有剩余则标明已吃饱,没剩余则标明没吃饱。于是,每餐不能无余,必须餐餐有余,天天有余,月月有余,年年有余。年年有余、月月有余看粮仓,天天有余、餐餐有余则看菜橱、看餐桌。有剩有余的观念与吃饱怕饿的习惯造成了我们天天制造剩余饭菜,天天为此苦恼,又天天乐此不疲。
  这是从贫穷饥饿的角度来看中国人的制造剩饭剩菜的观念和习惯。这是一端。
  另一端则是夸富显贵的心态和习惯作祟。中国社会,总有夸富显贵之人,灾荒时局人少些,富裕年景人多些。其夸富显贵的方式有多种,其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吃喝的排场。古代的皇帝进膳,平常的也要用各式菜、汤二十余品,餐具则用珍贵的金、银、珐琅、瓷等盌盘碟匙,这是那时最大的排场。我们读《红楼梦》可以知晓古代官宦人家的用餐排场。今天的中国社会开始富裕了,各种人物的用餐排场越来越大,超过古代之官宦,甚至超过古代的帝王。
  古代的帝王或官宦进膳用餐,排场虽大,其胃之容量实与常人相当,所以他们其实吃不下多少,许多的剩余饭菜都是赏给宫女太监或丫环下人享用。今天的夸富显贵者,吃喝排场越来越大,其胃容量实亦与常人相当,他们其实亦吃下多少,但他们剩余下的饭菜却没有宫女太监或丫环下人来承接,一般都是倒入泔水桶,成为喂猪的饲料,或者倒入废物坑,成为污染的秽物。好在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晓耕种或养殖的艰难,或虽从事过耕种或养殖,但早已忘却了那份艰难,他们把大量的米面菜肉转化成的饭菜白白的浪费,甚至转化成污染环境的秽物,而不会于心头产生一丝的不忍。
  其实中国人的怕饿怕穷或夸富显贵又何止于吃饭用餐,衣食居行,皆会有一部分人因怕穷惧乏而力争有余,另一部分人因夸富显贵而大讲排场。于是,稍显富裕的今天的中国社会,剩饭剩菜之外,更多的是剩余的各类产品。从服装到汽车,从电器到住宅,大量滞存的同时是在大量地生产。物品多到用不掉,商品多到卖不出,于是强调促进消费,于是想方面设法促进销售。
  正如剩饭的增多是米的减少,商品的大量剩余必然是资源的大量减少。正如剩饭剩菜处置不好会成为环境的污染物,产品消费过量更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但是,正如剩饭剩菜依然在天天制造,过量的物品依然在更过量地生产,所以,我们的社会天天在过量地消耗资源,过量地消耗已经剩余不多水资源、气资源、电资源、煤资源、油资源、土地资料、环境资源……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