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改良主义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改良主义


阚敬侠


【全文】
  我国的改革开放迄今已经30个年头。30年光阴,对于一个人而言,是而立之年;对于一个国家,也是一些思想价值观得以成熟的时候。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思想的论争一直没有停息,例如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与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论争,1986年开始的反对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1992年破除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局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1997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代表”理论以明确党的执政宗旨、提高执政能力,2002年以来又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毫无疑问,中国的思想理论界一直试图在现有体制内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进行解放思想和理论、科技创新。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各行各业对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内涵仍然不甚了了,也有研究者发出疑问:与第一次破除“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相比,这第二次解放思想具体何指?
  自孙中山开创民主国家的传统以来,以及新中国近60年以来,在现代化进程方面,我国确实有很多国内国际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今日之中国,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富强的目标。尽管我们的经济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目前又遭遇了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但是,总体上看,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总体增强,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仍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中国的民主法治也在逐步前进。那么,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过分重视单一的GDP经济指标,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缺乏协调,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不足。因此,当前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目标是破除GDP崇拜,加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
  改革总是源于某种意义上的不足,否则就没有现实需要。清末的洋务运动、立宪活动和维新变法源于西方列强的竞争和国内帝制的衰微,国民党在台湾的改革源于在大陆的失败。新中国1978年改革则源于“文革”劫难导致的社会、经济全面危机。而现在的改革则是由于我国经济长足发展30年来渐趋疲软的中年危机。因此,即使没有美国金融危机,我们也到了必要的调整时期。毕竟,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30年的迅猛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环境,直接考验到地球的承载力和人们心理的承受力。自然和人类皆需要休养生息和进一步调整。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