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社会主义应该具备下列最一般的特征:
一、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脱胎于以往的社会,并且比以往的社会更进步;
三、社会主义的产生必将是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飞跃之后的结果,而肯定不会是与以往的社会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更低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
其实,这些一般特征是普遍适用的规律,也同时适用于以往任何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这一点已经被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所反复证明。
生产力水平的优越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越,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是终极意义上的进步。舍此,任何主观想象、臆造的制度优越,都只能是水中望月、自欺欺人。
人类社会的进步,最终是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而绝不是某些所谓的发明家在与生产力水平相脱离的生产关系方面所研制的制度创新。在生产力水平没有发生质的飞跃的前提下,任何人试图创立更加美好幸福的社会制度,必将会碰得头破血流。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这门科学面前,仅仅有所谓普度众生或解放全人类的良好动机与愿望,都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的。这是被马恩所揭示的科学规律,而不是编剧和导演创作的感情游戏。
再简单不过了,社会制度是不能人为选择的,否则将会怎样呢?人们会说:中国人真是太傻了!如果社会制度可以人为选择的话,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而不直接选择目前已知的最完美的共产主义呢?那岂不是一步到位、一步登天了吗?请先别笑掉大牙,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的确确就曾经亲历过这样荒唐、悲惨的闹剧。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且可以有很高尚的情感。马恩两位大师一方面是科学巨匠,另一方面也是悲天悯人的专家。他们通过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工人阶级状况的考察,用他们善良、公允的情感标准去衡量,难免怒发冲冠、义愤填膺,按捺不住要去亲手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不错,资本主义社会远远不是人类社会最真、最善、最美的境界,也确实存在许许多多落后甚至野蛮而且是自身无法克服的消极因素,但这毕竟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已经比以往的社会制度有了突飞猛进的实质意义上的巨大进步。况且,这种社会制度的产生也不是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投票表决后一厢情愿的结果,而实在是该时、该地的生产力水平使然。世界大同是人皆向往的社会,只有愿望,没有能力是肯定实现不了的。就像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求全责备一样,任何超越历史时空的情感评价都是毫无意义的。情感在客观规律面前是苍白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