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的苦难与民族的灾难——祭程春明教授
杨文昭
【全文】
二十八日晚上的事件,并不只是一件往事。它应当是精英、知识分子和全民族都应当深思的问题:我们怎么会走到这一步?一位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大贤刹那间死于非命,甚至死在了每个知识分子最引以为傲的讲台上,死在了他布道、传递人类文明火种的祭坛上,这是多么的悲哀与无奈?这也将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痕,永远不能抹去!
我虽然无缘与程教授相识,但当我读到他的学术观点时,我仍能感觉到我们心灵上的共通之处,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一种神交。但我更痛恨世人对此事的麻木与不仁,程教授去世后,我们要做的是战士,而不是继续承受这知识分子的苦难!
就在今天,我听到和看到最多的话是:“多可惜啊,一个大学教授就这样去了”。这样的言论在我个人看来是民族的悲哀,我们之所以伤痛于程教授的逝去,不是因为他大学教授的地位,更不是由于他众多的头衔,而是因为他是一位贤者,是民族火种的传递者,是我们民族最值得尊重的人之一!他的离世如果还不能使我们去深思,那么身为知识分子的我们,又有何面目在将来面对历史呢?
一
什么是社会精英?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精英?在当今的社会里,精英被我们等同于权贵和高收入者,我们很少有人去观察历史,探寻那些最终青史留名的,究竟是些什么人?纵然社会如何变革,历史的书写方式不会变,因为人间的正义法则自形成之后从未改变,不论它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因此上,历史所认可的精英仍然是能够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带来希望、创造文明并造福于民众的人,程春明教授何尝不是那样的人?但精英们自古以来总是多灾多难,甚至他们的英名就是以自己的死亡来成全的,可是那已经是古代的事了。谁能想到人类发展到了现在,依然会有人以如此野蛮的行径去成全另一个人的声名。自古以来,卑劣成全高尚,背叛成全忠贞,懦弱成全坚强,野蛮成全文明,这些法则始终是历史的书写法则。可是,更多的人总是对这些称得上精英的人心存嫉妒,于是有一批枉死了;但还有人没有屈服,更多的人又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又有一批软化了、归降了;这时剩下的已经不多了,但真正可怕的,都不是以上那些,而是一种平庸的恶,无知的恶,大众化的恶,亦即是说,精英的存在本身就需要一个独立的精神空间与物质保障,如果后者缺乏可能还不是很严重,但如果自己的努力非但得不到认同,而且招来的是满社会的误解与嘲笑,这种打击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