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对毒品与毒贩的少许疑问——《太阳滴血》影评

  他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很酷的角色,他在面临的死亡的时候是那么从容,可以没有丝毫恐慌地对大毒枭勐哈拉说,希望被活埋,能得到一个全尸。在最后真正死的时候,他又英雄地击毙了勐哈拉,虽然没有给他儿子报上仇,但是他给自己报了一次仇。
  马远死亡的时候,郭春歇斯底里地喊出 了“马叔叔!”,我们在那一刹那也被带到了郭春的话语“我明白我父亲为什么替那些毒贩惋惜了”,也许,我们在马远身上也看到了什么,也许我们也会说:“我明白为什么有人说那些毒贩惋惜了”。
  杀人犯是很难以让人同情的,除非他杀人的原因令人同情。毒贩则是复杂的,我们很难对自己身边的毒贩产生天然的厌恶,我们对毒贩的厌恶基本上是教化出来的感情,而对盗窃犯和杀人犯之类的则是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和谴责。而像马远这样的毒贩则更引起了我们一种莫名的感觉,或许还带有一种哀哀的同情。
  三 关于洪泰陵
  洪泰陵并不是像马远一样地值得我们对毒贩发出疑问的人物,他是典型的电影宣传的十恶不赦、坏事做尽的毒贩子,贩毒就是为了钱,赚钱就是为了享受,为了作恶。而且对自己的贩毒行为从来没有丝毫的敬畏。
  但是他的一句话无法不引起我们思考。
  你能消灭干净吗?只要毒品有巨大的利润,你就消灭不了毒贩。
  这是洪泰陵和高松对话的话语,剧中虽然高松好像很硬朗,很酷地回答了洪泰陵的问话。但是我看完后就忘记了高松是怎么回答了洪泰陵,如果是一个很有理由的回答,我想我还是会有记忆的,但是高松好像没有很恰当的回答。其实不是高松没有回答,而是编剧没有回答,而是我们作为站在高松一边的普通观众也没有正确的回答,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对,只要毒品有巨大的利润,我们就不可能消灭毒贩。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规律。利润可以使人犯法,马克思就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而毒品的利润,特别是在边境线上的利润,超过百分之三百了。因此在这样一场对话里面,我们只能承认毒枭洪泰陵对了。
  有人论述毒品合法化的时候,遵循了这样的逻辑:“商品的定价方法里,企业最常用的是“成本+平均利润”法。对于毒品,生产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但得益于制度经济学的卓越研究,我们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交易成本会大得惊人,以至于原始的物的生产成本已无足轻重,导致生产不是在最有效(生产率最高)的地方进行,而是在制度阻力最小的地方开工。毒品的生产,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以至于几乎每个提到交易成本的场合,都有它的身影。在这里,利润不是被当作另外的因素加载在价格中,而是作为成本本身的转化凝固在其中的。即,毒品交易的利润来自于对毒品的禁止制度。”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