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桃园三结义的法理解释

  在桃园三结义的话语环境里,他们三兄弟肝胆相照,义气相投,演出那么多的悲壮的故事,也不是为了追求真善美,而主要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获取。他们对自己的誓言的遵守或者不遵守,从根本上说,都是取决于他们对对誓言规则里面权利义务及其蕴含的利益的评价,取决于他们在誓言规则里面的权益和自身利益诉求之间差距的大小。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在对誓言进行饯行的各个环节里面都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成本收益的核算。
  法治条件下不同类型法律规范的供求状况是有差异的,主体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在不同地区、行业、组织、时段中会有不同的安排和配置,这使得法律主体面对的隐含法律成本和收益便很不一样,进而导致其对待法律的态度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桃园结义这样的事情,不同性格特点的人,不同地区、行业、组织、时段从其中看到的意义是不一样有的,有的人可以看到付出自己的真心可以得到两颗真心,有的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真心的付出,有的人把别人的支持和友谊看得非常宝贵,有的人则把自己的宁静生活看得很宝贵。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对三个人的个人爱好和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桃园三结义的三个人都是满腔热血的理想型青年,他们都抱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梦想。文中描写到:“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刘备之所以慨然长叹就是因为他有个远大抱负和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梦想。张飞的答话也让我们一下就看出了张飞的豪情壮志——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接下来张飞更是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身家:“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刘备的回答也把他自己的理想进一步表白——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张飞对刘备的响应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理想和胸怀——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接下来的关羽的相同特点就不需要描述,可以说三个人都充满了壮志豪情。因此,得到世人的认可,得到兄弟的支持就非常重要。一个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是非常看重自己的荣誉和别人的支持的,因此遵守誓言对于三个人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
  说到这里的“法律主体面对的隐含法律成本和收益”,我们还需要特别提到的就是三个人的平民身份。因为上面分析的豪情壮志在曹操那里和孙权那里,说远一点,在袁术那里,在袁绍那里,在刘璋那里,等等,都是具备的,但是为什么这个经典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三个人身上呢?这就是因为对于他们三个平民来说,兄弟的情谊显得更加的重要,或者说攸关重要。所得通俗一点,他们三兄弟一无所有,除了还有几个好兄弟之外没有任何别的资本和其他英雄好汉竞争。而曹操呢,曹操有比好的家世,当刘备还在公孙瓒手下做县令参加十八路盟军的时候,曹操也算是一路盟主了。当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刘备还是寄人篱下,居无定所,而曹操已经凭借以前的家当做了丞相。孙权呢,孙权前面已经有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的两代人的奋斗,孙权一出道就已经拥有江东六郡,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面就对孙权的这种基业进行了很肯定的描述。袁术和袁绍呢,三国演义里面多次提到一个词语“四世三公”,在讨伐董卓的战争里,袁术因为他家族的显赫位置而被推举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可以说,曹操也好,孙权也好,袁术袁绍也好,别人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但是生死兄弟的支持却是次要的,因为他们的家当已经使他们可以得到部下的支持和其他武装的支持。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呢,除了得到兄弟的支持就没有部下的支持,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部下,他们也不可能得到其他武装的支持,因为他们就没有其他武装支持赖以信任和依靠的任何资本(这些都是只刚刚创业时候的境况,后来随着刘备集团的发展,情况在慢慢发生变化)。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