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网络平台与计算机之间的天然联系,给黑客提供了攻击个人隐私的条件。黑客是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缺陷和漏洞的发现,以及针对这些缺陷实施攻击的技术,他们使用的破解口令、获取特权、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电子邮件攻击、网络监听等方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的技巧来获取他人的隐私信息,在网络时代,当一名黑客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计算机技巧,有一些黑客网站提供黑客软件,使用者下载后只需要按说明使用,就可能实现侵入他人计算机的目的,例如远程开启摄像头的木马,我们熟知的“灰鸽子”、“黑洞”木马。这些木马不仅可以远程开启用户的摄像头,更能进行记录,将摄像头当作监控设备,并能将拍摄到的内容录制成视频。网络上很多偷拍视频都是这些具备“远程开启摄像头”功能木马的杰作,这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着实造成十分严重的危胁。
第四, COOKIES小甜饼对隐私的摄取。为协助网络用户能够方便浏览网站内容,了解使用者利用该网站的基本资讯与习惯,一般网站都会利用Cookies的技术。在申请邮箱、个人主页和进行网上购物之前,网站往往会要求网民们提供自己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电话、信用卡号码、家庭住址,甚至是在金融、医疗、税收等完全属于个人隐私方面的资料。由于网站可以在网民的电脑里设置一种叫做“小甜饼”(Cookies)的记号,它可以帮你记住经常使用的一些密码,使你不必每次重新输入。要是你常在网上购物,它还可以记住你每次购物栏里的内容。Cookies既可以用来储存使用者所喜好的有关资讯,也可以用来作为收集网络用户个人资料的工具。因此,在网上获得个人资料十分简单和容易,而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个人信息就被收集了,网络上盛行的个人信息商业贩卖,一方面导致用户邮箱被垃圾邮件充滞,另一方面也将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给他方
第五, 搜索引擎对隐私权的严重威胁。我们已经习惯在遇到困难时利用搜索引擎,寻求帮助,但是,当你获知搜索引擎能存储用户的网站搜索信息,并可以确定他们的身份时,就不会那么放心了。据报道,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提供的网页搜索记录免费服务将有关用户浏览网站的数据存储于公司服务器,也未设定清除有关数据的固定时限。这引发了人们对谷歌侵犯用户隐私权的忧虑。今年四月有3家消费者团体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控告谷歌公司在隐私权问题上的做法,这些团体引用去年一项调查的结果,称谷歌的隐私权政策存在欺骗性,因为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谷歌所存储的他们的网站搜索信息可以确定他们的身份。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