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侵犯隐私权的方式,只不过是侵权人利用网络空间侵犯他人隐私权,由于网络有着惊人的传播速度,可以瞬间传布全球,因此,网络侵权造成的影响远远比传统的侵权手段更为恶劣,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也较之传统方法严重得多。例如:“铜须事件”源自一名男性玩家在某著名论坛发布的一个帖子。他在帖子里痛述了妻子沉迷《魔兽世界》,并在一次玩家“同城聚会”后红杏出墙的行为,同时谴责ID为“铜须”的公会会长破坏了其原本美满的家庭。 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少玩家刷屏声讨丑闻当事人“铜须”,甚至组织起针对“铜须”所在公会的抗议行动:静坐、游行、谩骂、自杀……该帖经各大论坛转载后,其影响力超出了《魔兽世界》的玩家圈,在此后的数日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魔兽世界》里,“铜须”和“幽月儿”所在的“麦维影歌”服务器不再安宁,无数玩家组队前去该服务器里最热闹的城市“观光旅行”,表达对“铜须”不道德行为的谴责。更有甚者,有网民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等工具,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铜须”的真实姓名、电话、学校等个人信息都公之于众。于是,他的家庭和学校也都无可避免地被卷了进来。在著名的天涯虚拟社区,有资深网民表示,“铜须事件”将是2006年影响最大的网络事件。就一事件就属于典型的通过网络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此外,600明星电话号码被公开事件也属此类。对此,《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③]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
第二,网络论坛对不良信息的删节过滤不及时,管理不力,给隐私权的侵犯提供了有利平台。有诸多网络隐私权案件都与论坛对于个人信息的缺乏必要敏感度或及时的反应,缺乏妥善的论坛管理密切相关。诸如前文提到的铜须案,南京焚狗案,平民英雄杨桂英案等,其中都涉及个人信息未经本人允许在论坛被公开,继而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私人私生活的隐密、平静被破坏。论坛在提供公共讨论平台的同时并未对此类信息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这是导致个人信息在论坛被公开而且又得不到及时控制的原因之一。此外,现在不少网民开始建立自己的博客、播客等个人空间,进行日志性的记载,与其他网友共享,而这类私人日志,或多或少都与个人的私生活相关,自愿公开个人的日志当然不属隐私权的侵犯,但是如果在个人日志中公开他人不愿公开的信息或事实,那也就构成了侵权者了。这类空间与论坛不同,博客或播客主人应对此负责。相对而言,危害程度要比论坛较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