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对网络下商业秘密的泄密方式看法比较一致,对于应当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防范,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不同的回答。
付音在《网络时代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特殊问题》中从技术和制度角度提出了建立企业内部网、针对网络环境下建立与之符合的保密制度等措施来防范商业秘密的泄漏;郑重在《浅析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商业秘密管理》则提出要建立完善的商业秘密管理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解决商业秘密泄密的问题,并且技术保护并重,同时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泄密的发生;李智祥在《商业秘密的管理要素》中认为,要加强对企业商业秘密的管理,应该从培养保密观念、建立保密组织、制定保密制度、实施保密措施四个方面着手以防止泄密;李璐在《网络商业秘密的保护》中认为要成立“商业秘密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商业秘密的管理和维护;樊晓霞在《试论商业秘密的预防性保护》中把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分为预防性保护和补救性保护,提出要加强预防性保护,建立有亲和力的员工激励机制以减少商业秘密泄漏的可能性;刘开国在《电子商务中商业秘密的技术保护》则从技术的层面提出使用防火墙、硬件隔离技术、加密技术认证技术以及信息设备屏蔽技术等来防范泄密……等等。
五、简要评述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对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和泄密类型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在网络环境下怎么样保护商业秘密,学界目前还处于从某一方面(如技术方面)的对策研究,而缺乏综合性的保护研究。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这一论题的研究趋势应当是进行综合性的保护研究。
【参考文献】[1]付音.网络时代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特殊问题[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9). [2]钱欣.论网络环境下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与对策[J].工商行政管理,2006(4). [3]郑重. 浅析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商业秘密管理[J].特区经济,2005(4). [4]颜祥林、朱庆华.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侵害的防范与救济[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5]邓代红.商业秘密管理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3). [6]王玉霞、吴文琦.商业秘密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人民司法,2004(4). [7]李智祥.商业秘密的管理要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9). [8]王伟军、汪琳.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 [9]宋贻珍.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保护[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10]韦文广.对网络条件下企业商业秘密的形式特点及其保护途径的理性审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1]樊晓霞.试论商业秘密的预防性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7(2). [12]李璐.网络商业秘密的保护[J]. 经营管理者,2006(5). [13]刘开国.电子商务中商业秘密的技术保护[J].现代情报,2003(11). [14]宁彬.浅析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J].商场现代化,2006(11). [15]韩茂盛.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网络安全技术[J]. 商场现代化,2005(2). [16]张琴.如何运用法律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J]. 商场现代化,2005(19). [17]陈靖.论网络中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J].新疆社会科学,2004(1). [18]邢培泉.权利人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J]. 商场现代化,2006(8).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