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信息不对称下法治的困境——《评秋菊打官司》

  对于法学的研究,我认为,研究一些反映得信息量大,比较真实的贴近生活的电影作品甚至比实地考察所获得的材料更充足,而且效率很高。通过艺术家敏锐的眼睛,我们会更容易看见生活中那些常被我们忽视的现象。我们观看一部电影,就有居高临下之感,使我们全面而清晰地看出一个地区生活的全部场景。而现实中,我们受到各种局限,不可能同时观察到一个地域内全体人的行为,也不可能了解许多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心理感受,毕竟,我们只有一双眼睛。而电影则弥补了这个缺陷:他使我们充分掌握一件事发生以后群体形成的关系网之间的波动。这些信息,对于法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秋菊打官司》即是一例,它是一部关于现实农村生活的影片。采用朴实的纪实拍摄手法,加上偷拍的农村实际生活场景,给予影片无比强烈的真实感。电影通过一个农村妇女向村长讨“说法”为起点,描述了乡村与城市的各个生活场景并通过秋菊与村长、家人的矛盾冲突塑造了坚强,朴实、自信、自尊的陕西农村妇女形象。这部影片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更是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秋菊在向村长讨“说法”过程中,触及了中国基层制度建设,现行法律制度的运行及在社会中的实效,更深层次反映了法律作为社会生活的根本保障在当代人特别是农村人心中的地位。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社会公共知识分子对当今法律的评价。
  这部电影情节比较简单,叙述了一个陕西边远山村,秋菊的丈夫(万庆来)因骂村长而被村长踢中下身,秋菊向村长讨说法被拒绝后毅然向乡、县、市有关部门讨“说法”。在此过程中秋菊在大雪之夜难产,村长果断召集人员连夜从村子里抬到县城医院。最后,在秋菊家办孩子满月喜宴邀请村长时,材长以故意轻度伤害罪被公安机关拘留。秋菊贮立在雪地,望着呼啸而去的警车,一脸迷惘!很容易从剧情中得出——这并不是秋菊想要的“说法”!到底秋菊的说法是什么呢?
  从剧情中可以看出:秋菊在讨说话过程中,第一次村长给的说法是“认错,不可能,要不我也叉开腿站在那,让他也踢我一脚?”;第二次在乡派出所调解下,村长赔偿200元医药费、误工费,遗憾的是村长并没有把钱递到秋菊手中,而是扔在地上并侮辱性地说:“钱不是那么好得,你去拾,拾一次就是向我低一次头,就你是给我认错”;第三次县做出的决定与乡派出所一致,并要求双方都作自我批评,求大同存小异,以安定团结为重;第四次市公安局做出的裁决,认定县公安局做出的决定无误;第五次法院判决市公安局复议做出裁决正确;第六次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村长犯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15天。这此说话,从剧情看,全部严格按法律程序及相关规定做出的,(除递交裁定书一次除外)。以一个法律人眼光看,这些说话完全合法。但为什么秋菊不满意,继续不停地向相关部门讨说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