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小雪法官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适用》
何海波
【关键词】《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适用》;法官写书
【全文】
曾经听一位学界前辈说:英美国家的学者读法官的书,中国的法官读学者的书。我对这话有些怀疑,总觉得它可能是法学教授们的自夸。读了蔡小雪法官写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适用》,更加印证了我的怀疑。这不单可以作为从事行政诉讼的法官、律师和行政人员的案头书,也应当是法学院师生讲授和学习行政诉讼的参考书。
法学院师生不怎么读法官写的书,从根本上是因为中国的法官总体来说对法律的发展贡献不大。然而,这种状况正在迅速地改变。一方面,法官们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润物无声地塑造和发展着法律规则。另一方面,也是颇有中国特色的方面,就是最高法院大规模地制定法律解释文件。不管人们对最高法院从事“司法立法”有怎样的看法,我们面对的事实就是,它们提供了对司法实务必不可少、对法学研究至关重要的规则。在行政法领域,自从2000年的“98条”对《
行政诉讼法》做了全面的、开拓性的解释后,2002年《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
《证据规则》)洋洋洒洒80条,对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做了比较系统、严密的规定,堪称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小法典。今天的法官和律师如果不熟悉这些证据规则,办起行政案件来很可能动辄出错;今天的法学院课堂上如果不讲授这些证据规则,培养出的学生做起实务来一定笨手笨脚。可以说,不懂证据规则无法进法庭。现在打官司,早已不是抱着证据材料在法庭张口就说了。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出台后,先后出版了几本解释读物,但除了张树义教授主编的一本释评,几乎都是法官的作品,包括李国光法官主编的一本、甘文法官的一本、孔祥俊法官的一本和蔡小雪法官的一本。至少在诉讼领域,法官开始掌握了法律解释的主动权和法律发展的方向盘。在此情况下,不读法官的书,我们能读谁的呢?
蔡小雪法官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适用》,是证据规则释义(释评)和操作手册中最近出版的一本。依作者的说法,他这本书的目的有三:第一,介绍起草
《证据规则》的背景情况;第二,解决
《证据规则》中的疏漏的问题;第三,对
《证据规则》没有规定的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性和研究性的意见。在我看来,他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