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的侦查要点

  (4)核实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有关证据材料。根据犯罪嫌疑人不同的作案手法,对报案人、受害单位提供的证据材料采取相应的调查核实方法。如通过秘密查账,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以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为掩护,查阅财务会计资料,核实有关证据材料。
  2.从犯罪嫌疑人的职务和技能入手,选择突破口
  (1)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本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如厂长、经理、财务会计人员等),侦查时,要注意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职务特点及技术特长,收集有关证明资料及相关账册,分析其作案手法及可能采取的反侦查措施。如涉及金融部门工作人员偷支储户存款的案件侦查中,就应根据不同经手人之间的权限和职责分工,将储户的存折与银行账目一一对照,选择案件的突破口,进而获取有关线索和证据。
  (2)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本单位的采购、供销或收款人员,侦查时,一般应选择查证与物资购、销、调、存等环节的财务会计资料为突破口。因为,此类犯罪嫌疑人只有通过在这些证据资料中作手脚,才能变"非法"为"合法",掩盖犯罪,达到职务侵占犯罪的目的。因此,侦查时要注意认真核查有关资料,才能发现疑点,获取相关罪证,侦破案件。
  3.从检查有关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入手,把握可疑资金的来龙去脉。查账,是职务侵占犯罪案件侦查中运用最多的技术方法,也是解决此类案件中取证难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对受害单位和相关企业的财务账目、单据进行清理检查,可以查证案件事实,并发现新的案件线索。立案后,要注意适时搜查,及时控制有关财务会计资料。然后,根据被查单位的记账特点、记账习惯及有关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在分析案情的基础上,结合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特点和习惯,确定查账范围,筛选涉案单位的重点账册。查账时,一方面要注意运用司法会计检查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财务会计问题进行必要的司法会计鉴定。
  4.在掌握基本证据的前提下,要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及赃款赃物的控制。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杀或转移、隐藏、销毁赃款、赃物及相关证据,侦查时,一方面要注意把握时机,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控制。另一方面要注意及时搜查其住所、办公室及其他可能藏有犯罪证据的相关场所。搜查时,要特别注意发现赃款赃物及书证等重要证据材料。
  5.在调查取证的同时,加大讯问力度。由于职务侵占犯罪是一种贪利性极强的经济犯罪,不同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文化修养、社会阅历等不同,其认罪态度自然也不一样。因此,侦查时,一方面要注意加强调查取证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上下功夫。讯问犯罪嫌疑人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如适时出示部分有力证据,动摇犯罪嫌疑人的抗审防线;通过政策法律教育,施加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压力,促使其交代;巧妙利用犯罪嫌疑人供述与已取得的证据材料间的矛盾进行突审等等。一般来说,在共同犯罪案件中,讯问的对象可选择有悔罪心理基础、或社会阅历浅、社会地位低、罪行较轻、获利较小的犯罪嫌疑人作为案件侦查的突破口。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