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读书笔记:什么原则?如何妥协?——读王希《原则与妥协》

  从第六章到第九章(“工业化时期的宪政发展”、“罗斯福新政与美国宪政”、“20世纪初至60年代美国公民权利的演变”、“冷战时代的美国宪政”)则可以看作为本书的第二重点。在这一部分所描述的美国宪法发展历程中,文本所显现的是另外两条脉络:其一,自内战结束重建开始以来,国家权力逐步深入到经济调控领域,获得了诸多对经济事务和经济发展的管理权和监督权,而州权利在相同领域则呈逐步萎缩和逐步依附于联邦的态势;其二,公民权利运动的日益高涨,宪法对此不断做出回应,从黑人、妇女的选举权到工人的基本工资保障等劳工权利再到公民隐私、名誉、表达自由、刑事审判中的人身保障等都相继取得进展,但这种进展充满曲折和艰辛、挫折和反复。同样,在这两条脉络的背后都彰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国家形式上,美国完成了从“二元主权”型态到联邦集权型态的转变——联邦在经济管理、公民权利保护等各个领域都发挥和扮演着日益重要的、积极的、能动的、扩大化的作用与角色,美国也成为了“全民福利国家”。当然,这期间如同重建前的美国,“恪守原则和达成妥协”的调试规则依然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无论是民权运动中不同利益集团(黑人、妇女、其他有色人种等少数族裔)的博弈还是“帝王总统”的兴起和衰落、最高法院对民权、新证等主体时而支持时而限制的飘摇态度,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十章“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美国宪政”则细述了布什与戈尔在世纪选战中的竞选和诉讼争斗的全过程。与该书前面部分相对粗线条的勾勒和描述不同,本章的叙事极为详尽和细致,这一章力图告诉读者“原则与妥协”机制保障了美国宪法的有效和宪政的稳定,但00年选战给美国民主带来的问题却是“美国宪法也许还没有遭到改革饱和的临界点,但它确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再创新的时刻了。”(P.446)
  综上所述,在美国宪法发展历程中,至少形成了这样一些共识和原则:
  1.联邦宪法是联邦公民达成的契约,联邦宪法应当确保政府权力不侵犯公民生而具有的权利和自由,同时联邦还应当积极、主动地履行采取措施保护公民的这些权利和自由。
  2.美国的政治格局恪守权力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该原则不容冒犯。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