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两方面原因导致老百姓打官司难的局面

  【主持人(芬芬)】 谢谢这位网友,他的问题总结的很好。我们说思维习惯这方面可能通过大家更多的普及法律知识能够改进,至于法院这块它的具体的体制问题,这方面的应该如何推进呢?
  【吕忠梅】 体制方面的问题,应该是国家宏观来考虑未来中国发展所需要的一些体制变化。我们现在应该说,从十六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现在我们很多的工作都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中,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法院工作机制和司法体制的改革作为我们未来的目标之一。这应该说是国家、党和政府看到了我们现在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基本上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些改革:
  【吕忠梅】 首先,我们现在的审判机构的设置。我们如何从原来仅仅适用于刑事案件转到我们现在适应刑事、民事和民商事这样一个大的格局。
  【吕忠梅】 第二个是我们的管理。大家现在都看到的是从今年1月1日开始,死刑复核权的上收。部分的死刑复核权由原先的下到部分的省级法院,现在全部收回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这方面的改革正在推进中,并且已经完成。
  其次是在民事案件方面。我们说到法院来,对民事案件就是定分止争。第一个是分清是谁的责任,第二个是化解掉矛盾,平息争论。现在在民事案件方面,主要是注重调解制度的运用。希望通过一种和谐的方式来解决平等主体间的一些矛盾和纠纷,让他们能够心平气和的走出法院,并且能够有重新合作的可能性。
  【吕忠梅】 还有我们民告官的案件。在原来的基础上,因为我们政府的理念在改变,由过去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另外政府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扩大,行政案件方面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机制。过去我们认为,行政机关一旦做出行政决定,就是不可动摇的,政府权利第一。现在我们也考虑到,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并不一定是不可动摇的,也可以促进双方当事人,就是行政机关和原告间促进一些和解。如果说行政机关认识到他们自己的行为有问题,他纠正了,重新做出了一个决定,原告对他们重新做出的行为也满意了,申请撤诉,他们达成和解,我们也同意。
  【吕忠梅】 这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改革,就是我们的再审制度。我们实行两审终审制。但是还是有一些当事人对终审的结果并不服判。这里面可能有出现新的证据,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原因他原来没有来,这个时候可能会提出申诉。这时候就要进行一个再审制度的重大的改革,就是对于再审只要申请的我们就立案。
  【吕忠梅】 两审终审原来没有明确的说什么情况下我们立案?什么情况我们再审?什么情况下审多少次?当时是有再审制度,但是老百姓感觉到这个制度很模糊,我向谁提出?提出后多长时间来答复我?像我们的一审制度就非常的清楚。一审民事案件三个月要审完,二审案子三个月要审完,这些都规定的非常的清楚。但是我们的再审制度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有的当事人可能一等多少年都没有答复。现在就要明确的告诉老百姓,你在什么时候向谁提?提了以后什么情况下我审?这个审的程序和原来审的程序有什么不同?明确再审制度,这就是解决我们老百姓对以决的官司不服,如何来审理的。
  【主持人(芬芬)】 对法律这块,大家特别关注法律的公平和公正。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