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外资并购及其价值取向

  交易出售是各国国有资产退出的重要途径,培育资本顺畅流动的并购和产权交易市场是实现产业机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的前提下,国有股必须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减少国家持股比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根据股权分散化程度已将控股比例降到20~30%,目前又降至10%左右。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比例仍定在50%以上。跨国公司具有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市场评价体系。如果允许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以适当的方式收购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部分国有股,不仅可以改变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促进公司经营机制的转变,规范公司行为,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与公司的经济效益;通过外资参股并购中国的上市公司,以达到国有股减持稳步进行的目的,进而解决阻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同股不同价的双轨制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1. 4外资并购与民营企业
  中国加入WTO使充满活力的中国民营企业面临一次收购兼并的宝贵机遇和挑战。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为外资并购提供了积极的驱动力,而国内企业希望进入国际市场、获得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冲动也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随着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国内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中国国内的外资并购市场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充满活力。素以资本运作为专长的摩根士丹利在参股民营企业频出重手,归纳其已参股的企业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风农用车、恒安国际集团或是南孚电池,均是民营企业,这可能是大摩在华投资的新动向。国内在百多只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及H股中,目前只有约10 只股价较首次公开招股价为高,相比之下,20只民企股中,有17只股价高于首次招股价,不少已升越1倍。随着外资投行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将成为跨国巨头们瞄准的目标。
  中国的民营企业成为入世之后的中国企业收购兼并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获取高速发展带来的巨额利润的最佳载体。在浙江,如今成气候的民营企业无一不想做大,这就需要通过收购兼并且不断调整其资本和资产组合,获得新的资源和能力。而这些资源和能力不单单是指资金。这些想做大的老板们最想从收购兼并中引进好的治理机制和管理经验,为此他们可以让出控股权,并不以“一股独大”为喜为念。最近温州一服装企业释出50%股权给意大利一家企业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实证研究中经常用到事件分析法来研究某一特定的经济事件对公司的价值或者对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事件分析法在财务和金融中也有很多运用,例如研究公司的兼并和重组,债券或股票发行,某一个政策消息的宣布等等,甚至在其他领域,如法律和经济,也常常用到事件分析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