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外资并购及其价值取向

  我国政府近年来在吸引外资方面的一个重大政策性变化就是: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可以通过参股、控股或者除个别行业外整体兼并收购企业的方式进行。中国吸收外资的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合资合作向兼并收购的方向发展。外经贸部官员透露,外资并购国企办法将在年底出台。《外商投资并购条例》有望在今年出台。”外商投资并购条例”将解决外资企业并购中国国内企业所遇到的诸多问题。而且外资并购应该可以涉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私有企业。同时,在并购过程中,资产评估方式也面临着改变。
  从我国国内企业的并购来看,并购规模呈上升趋势。2000年国内企业并购数量达445件,交易价值440亿美元,名列亚洲区前茅。根据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 的统计,中国的并购额在过去5年内以每年70%速度增长,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按照该公司的估计,从1998年到2001年,中国国内并购发生了1700起,金额为1250亿元人民币。外资并购国内企业66起,金额为66亿元人民币。外资并购日趋活跃,以外商在华投资企业间整合调整为主。A股上市公司并购活跃,中资企业并购外企数量少,且仍以海外上市公司并购为主。至2002年6月底,根据Wind 资讯整理,沪深AB股中已有75家上市公司拥有非流通的外资法人股(参阅表1-3),其中沪市38家,深市23家;B股沪深市共14家。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有着强烈提升产业发展需求的一大批上市公司,已对外资并购跃跃欲试。外资并购主要是通过控股权的变更以获得单个企业的控股权并向整个行业渗透,或通过购买境内外资股和法人股乃至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中国股票以达到收购的目的。而中国入世后,随着对外企控股比例限制的逐步取消,外资企业无论在上市还是在并购范围方面都面临更大的选择空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资开始收购国有中小型企业或亏损企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一般不愿收购亏损企业,目标转向效益好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或在原有合资企业基础上,由参股变成控股。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出售在华企业而调整在华项目结构,通过收购与兼并而实现在华投资的扩张。出售投资项目有三种情况,即业务重组撤出、获利撤出和亏损撤出。一些跨国公司在经历了巩固阶段之后,已经进入扩张的新阶段,收购兼并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跨国公司在中国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事实上,上述行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就是国际竞争。这种发展势头有增无减,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会较以往更大并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外资并购作为外资方具有战略意义,作为中方的上市公司成为外资关注的焦点,其投资价值是无庸讳言的。同时也可以预见今后我国的企业并购和重组,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一基本动向所左右,其动机和目的也将是通过提高行业和企业竞争力来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或机遇。摩根士丹利公司认为在未来10年中,中国将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2000亿美元以推动大型国企的改造重组,这样也极大地刺激境外企业的并购欲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