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的定位及对策

  (二)股权交易市场的多层次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企业股权交易及各种投融资活动的需要,逐步形成了集中与分散相统一、全国性与区域性相协调的证券市场体系。在那里,大量的股票及其他证券交易是在正规的证券市场之外,即在所谓的“场外交易市场”实现的。
  参照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要解决我国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问题,绝不能仅仅把希望寄托在到沪深证交所上市,而是要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实现股权交易市场的多层次化。初步设想是,按照企业股票上市交易的门槛的高低、风险性的大小及股票流动性的强弱,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可形成三个层次的发展框架,即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各个不同层次的市场对应不同的企业,各有一个不同的筛选机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结构体系。
  1.主板市场——沪深证券交易所。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从1990年底开张运作迄今,已有10多年历史。它们以高起点、快节奏、超常规的发展特征走过了成熟市场需要几十年的发展才能走完的路程,目前无论是市值规模、筹资总量还是交易机制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主板市场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市场监管体制不健全等等,有待今后逐步加以完善。在我国的股权交易市场体系中,主板市场的上市门槛应是最高的,在信息披露、交易程序、市场监管各方面,主板也有严格要求,只有那些大型或特大型、已步入产业化阶段后期和市场化阶段的高收益、低风险的股份制企业,才可能进入主板上市。
  2.二板市场。二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旨在满足那些一时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股份制企业股权融资和股权交易的需要。由于我国主板市场欠规范、国际二板市场受挫、国内相关企业仍需进一步培育等各种原因,至今我国二板市场仍未建立。2004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的中小企业板,虽然被看作是建设二板市场的第一步,但与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不过,国务院“关于发展资本市场的九条意见”明确指出要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并指出其功能定位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005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开展对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点工作;强调要采取积极措施,促使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这无疑使广大中小企业于迷茫之中看到了希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