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一个法学教师的访德琐记——之战争与和平:柏林三日游(3)

  象这样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柏林还有很多历史遗迹,其中被战火轰炸得遍体鳞伤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十分典型。同样是从胜利柱(Siegessaeule)广场后,向南穿过柏林绿色的心脏蒂尔加藤花园(Tiergarten),到动物园门口,就可以见到十分有名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 在二战中被炸毁了尖顶和前后主体等,现在保持其原貌,作为对战争的反思与纪念。今天这里游者如云,教堂的废墟与相邻后建的教堂告诫后人不忘和平与和解,要永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史实。在这里,我们在里面参观时,看到一位上年纪的女士虔诚地流下了眼泪。
  在柏林,你随便走走,就会感受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蒂尔加藤花园里,对称的石雕基本上都是英雄武士征服猛兽的雕塑,弘扬着个人英雄主义。在胜利柱(Siegessaeule)广场和勃兰登堡门之间,你可以看到6月17日大街上离勃兰登堡门不远的苏联烈士碑(Sowjetisches Ehrenmal),用于纪念两万名在柏林围攻战中牺牲的苏联士兵,其中的2500名红军战士长眠在碑后的墓地中。纪念碑于1945、1946年由建筑师Nikolai Sergijewsiki及雕塑家Lew Kerbel和Wladimir Zigal设计,用被毁的新帝国总理办公厅的大理石和花岗岩碎片建成,碑上树有一个铜制的红军战士立像。碑前两侧的T-34式坦克车据说是二战中最先进入柏林的两辆坦克。在菩提树下大街东头,接近柏林最老的大学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ät)的大道中央,耸立着一尊宏伟纪念雕像,那是赫赫有名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他心爱的座骑上的骑士雕像,称为老弗里茨 ( Alte Fritz )。这尊被柏林人俗称为“老弗里茨”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巨型骑马像,于1851年由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创作完成。雕塑和座基经过多年的维修,如今又高高耸立在菩提树下大街的中央。继续往南,则是“御林广场”。之所以叫 “御林广场”,是因为广场从1688年开始由J.A Nering开辟建造,最初被称为菩提树广场,以后称作弗里德里希城广场或新广场,1736年至1782年,广场由军人所用,以此而得名“御林广场”或“宪兵广场”。走在柏林的街上,许多历史遗留的建筑物和雕塑物,他们都在向你述说着这个民族的英雄。
  附:德国战争大事编年
  1.公元800年 卡尔大帝
  这位法兰克帝国的统治者由教皇列奥三世加冕为罗马皇帝。这位卡洛琳王朝的传人公元814年死于亚琛,后被尊为“欧洲之父”。
   2.公元962年 奥托一世大帝
  随着奥托的加冕开始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
  3.公元1024年-1125年/公元1138年-1268年 萨利尔王朝和施陶芬王朝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