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利益协调

参见董丽萍等:《试论我国国际私法在市场经济下的完善与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第38-39页。
沈涓:《冲突法及其价值导向》(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车英、胡永庆:《国际商事交往中法律选择方法的新走向》,《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1999年卷),第83页。
同注,第129页。
参见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李双元、徐国建主编:《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同注,第252页。
同注,第62-63页。
郭玉军:《把握21世纪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评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建构>》,《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140页。
同前注,第142页。
裴普:《论国际私法的国家民族特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第56页。
参见李双元主编:《中国与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79-181页。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
肖永平:《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144页。
Gerhard Kegel, Paternal Home and Dream Home: Traditional Conflict of Laws and the American Reformers, 27 Am. J. Comp. L. 615, 616-617(1979).
肖永平:《中国冲突法立法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D. F. Cavers, A Critique of the Choice- of-Laws Problem, 47 Harv. L. Rev. (1933).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