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欧洲一体化史前思想述论

  三、先哲的智慧与统一的方案
  欧洲法的思想由来已久,当罗马帝国向西扩张时,曾有整合的构想。罗马帝国虽只包围了地中海,但没有挥戈北上。欧洲法的历史也应追溯到一个包括半个欧洲及北非、西非在内的庞大帝国的兴亡史。古罗马不但确立了统一的政治理念,还以武力完成了欧洲最早的政治及法的共同体。后来,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第二次“欧洲联邦”的设想应运而生。这些最早的统一欧洲的历史尝试因外部压力而失败。中世纪末期,主权国家兴盛时,又有人提出“联邦制”的构想。他们认为战乱的祸根在于四分五裂的民族国家。因此消除战争隐患的最佳途径是撤除国家樊篱,结成联邦,实现持久和平。具体的目标首先是避免欧洲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绉争和战乱,共同对抗外来侵略。15世纪上半叶各王权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卷入反对神权的运动。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就曾有过统一西欧和基督教世界的设想。但分裂大势所趋,他的企图未能实现。人道主义者和宗教批评家埃拉斯穆斯•冯•罗特达姆(1466~1536)曾被一些欧洲共同体的创始人誉为欧洲统一的“先驱”。他一向认为自己是超国家共同体的一员,按照德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冯•赫尔德(1744~1803) 的观点,欧洲应被理解为有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共同体。直到18世纪,才出现更加明晰的立宪模式。1713年荷兰乌德勒支会议和平计划中所倡议的元老院,集中立法与行政权力于一身,旨在监控欧洲各类政治力量的均衡和迫使那些不循规蹈矩的王公侯爵就范。法国思想家卢梭在评价该方案时,曾经对各国君主是否真正具有诚意,表示过怀疑。之后,德国思想家康德在其著作《为了永久和平》中设想实现欧洲大联邦。按这一宏伟目标,欧洲各国将以“共和”形式,组建一个“法的共同体”,由诸多小联盟组成大联盟。此外,他还提出了具体的步骤:先由欧洲国家自由结盟。然而即使是这么一个保守方案,最终也未能实现。19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革。关于欧洲一体化的思路也随之产生了观念性的转化:不再限制国家主权,而是以在行业中展开合作方式,实现整合的目的,并以全面推动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具体目标。
  1814年法国思想家圣西门(1760~1825)与历史学家奥•蒂埃里合写的《论重新组织欧洲社会或论把欧洲各国人民聚集于一个政治主体并保持各自的民族独立的方法与必要性》——一书系统地提出了设置欧洲的方案,被认为是对20世纪以来西方各统一学说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圣西门提出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的原理。他认为应当通过科学和工业的密切结合来实现有计划地管理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人的政治管理就当转变为对物的支配和对生产过程的指导,即导致废除国家。恩格斯曾对圣西门的这一思想给予肯定的评价。 法国的另一位思想家蒲鲁东(1809~1865)认为,欧洲的政治程序要采取非中央集权的联邦形式,社会机制运作应是互惠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所谓的“农工联邦”。蒲鲁东妄图以契约基础上的自由结社来替代国家公权力,由民族联邦体制最终发展到欧洲联邦。战争由此不再发生,联邦条约的遵守靠仲裁法院监督。在联邦内部,国家统治让位于企业管理,社会秩序从约定和交换中产生。而国家传统的政治权力则在建立非中央集权式的社会过程中逐步被取而代之。在这个社会里,经济上实行互惠主义,社会生活公社化,政治实行联邦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