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会馆》译后记
张芝梅
【关键词】律师会馆
【全文】
这本书的翻译有些出乎意料地困难。
西方的中世纪,学者们通常用拉丁文写作,尽管这给一般人的阅读带来不便,但却有利于学者们的沟通(当然,也就不需要翻译了)。后来,拉丁文退出历史舞台,学者们更多地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写作,翻译才成为必须。但19世纪以后各个学科的独立使得每个学科的研究范围相对缩小,同时也相对固定;并且,各个学科的学者保有一套自己的术语和研究范式;因此,虽然翻译起来也有困难,也会出现意义的丧失(或者部分丧失),但各学科的学术著作的翻译问题相对固定。如果我们对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熟悉的话,问题不是特别大。和学术著作不同,本书是关于律师会馆的故事。涉及律师会馆的起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还涉及生活在律师会馆中的那些在英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法律界人士、文学家、诗人等的历史影响和轶闻趣事,同时这些人所在的律师会馆的相关建筑也是这个故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涉及面太广,有时真有力所不逮的感觉。而且,由于本书的篇幅不是很大,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都很大,因此,可以说也不是一幅关于律师会馆的完整的画面,而更接近于对其中某些场景的捕捉。如何根据这些片断还原出比较完整的历史线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些无疑都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但最困难的还不是这些具体的问题,而是在翻译过程中感受到的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师弟周威在谈论写关于英国法律制度的论文心得时,曾经说过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可能是我们关心的某些内容在那些学术书中却常常被一笔带过,而这些似乎已经融入他们常识的东西对处于异质文化的我们来说可能是更重要的,因为它们也许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它们的制度是那样的而我们的不是,而这就是文化的隔阂。当然,前面已经提到,这本书不是学术著作,倒是提到不少一般的学术著作很少提及的那些内容。因此,翻译的困难和一般学术著作有些不同。在翻译时,我很惊讶地发现,很多词google出来的英文网页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但有用的中文网页极少甚至没有。即使借助那些英文网页,我们可能多少可以了解这些东西在英国社会生活中的意思和用法,但你仍然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这很像以前看到过的说阿拉伯人关于“骆驼”有四百多个不同的称呼的故事。对于阿拉伯人,可能你不需要任何解释,他就能明白每个不同的“骆驼”的语词指的是什么;但对于我们,即使给了很多解释或者说明,我们可能仍然似懂非懂。这就是文化差异或者是没有亲身感受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