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是侵权责任,还是物权请求权?(二)

  
【注释】  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以上第2-9说见郑玉波:《民商法研究》(三)台湾永裕印刷公司1984年版,第69-70页;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台湾文太印刷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39-40页。

郑玉波:《民商法研究》(三)台湾永裕印刷公司1984年版,第67-68页。

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168页。

杨立新、曹艳春:“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58-59页。

杨立新、曹艳春:“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58-59页。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王洪亮:“物上请求权制度的理论继受”,2005年10月提交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研究中心和《中外法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物权法草案研讨会的论文。该文将在近期《中外法学》刊载。

三潴信三:物权法提要(上、下卷)》,孙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李宜琛:《民法总则》,台湾正中书局1952年版,第51页

关于基础权利与请求权的关系参见:魏振瀛:“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4期,第386页以下。

张广良:《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0-651页。

陈华彬:《德国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以不可量物侵害制度为中心》,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卷第274页。

陈华彬:《德国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以不可量物侵害制度为中心》,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卷第285-286页。

陈华彬:《德国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以不可量物侵害制度为中心》,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卷第299-300页。)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7-658页。

陈华彬:《德国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以不可量物侵害制度为中心》,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卷第305页。

陈华彬:《德国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以不可量物侵害制度为中心》,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卷第302-304页。

罗丽:《中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346页。

罗丽:《中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0页。

罗丽:《中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页。

王小刚:“环境法侵害排除和排除危害制度”――从美、日、德相关诉讼制度的视角”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19卷第3期,第)131页。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62-666页。

王泽鉴:《民法物权》(第2册)。台湾兴丰印刷厂1959年版,第189页。

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册)。台湾兴丰印刷厂1995年版,第189页。

(德)鲍尔|施蒂:《德国物权法》,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德)鲍尔|施蒂:《德国物权法》,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王泽鉴:《物权》(第二册),台湾兴丰印刷厂1959年版,第192页。

魏振瀛:“论债与责任的融合与分离――兼论民法体系之革新”,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17页以下。

周楠????《罗马法原理》,(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781页。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台湾菩菱设计印刷公司1998年版,第66页。

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00年版,第557页。

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4页。

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7页。

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562页。

资料引自2005年9月27日www.iolaw.org.cn

资料引自2005年9月27日www.iolaw.org.cn

李响:《美国侵权法原理及案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李亚虹:《美国侵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2页。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340页。

郑成思:“侵权责任、损害赔偿与知识产权保护),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冬季号,第461-464页。

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6页。

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37页。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2页。

(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53页。

(意)鲁多尔夫·萨科:“思考一部新民法典”,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6期,第647页。

杨明:《知识产权请求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